这件事情,不用想也是太子刘据所主导的。
因为按照刘据和陆煊的谋划,这件事情就必须让所有人以及汉武帝清楚,是太子刘据搜集的关于赵国赵王刘彭祖的各种触犯律法证据,然后在朝会上揭发举报。
由此,等未来汉武帝决定发兵赵国,才会咨询刘据的想法,也只有这样刘据才能推荐卫青的三个儿子领军出征,从而和卫伉等人交好关系。
最后,凭借着卫伉等人的关系,刘据才有极大概率能获得监北军使者任安,这位卫青昔日麾下的将领的支持。
可以说,这件事情的谋划,一环扣着一环,想要达到最终的目的,每一环都很重要。
汉武帝抬眸,静静的看着下方各个臣子的回报,随即看向左侧的丞相公孙贺,询问道:
“刘彭祖,是哪一年成为赵王的?”
无论是哪一个朝代,丞相不说必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各种事情皇帝一问,必须都能回复两句,丞相就相当是一个全能的工具人,必须了解各种信息,古往今来,朝堂政事,地方事情等等。
刘氏宗亲很多很多,至于藩王,也不少,身为皇帝,有的时候因为朝堂上的官员太多了,有时候都记不清楚这些每日都要见到的官员名字,更何况是那些远在各个封地的藩王了,至于这些藩王的继位时间,汉武帝更加不清楚。
见汉武帝询问自己,公孙贺思索片刻,立刻道:
“禀陛下,赵王刘彭祖,在景帝前元二年被立为广川王;后来发生了赵王刘遂谋反事件,之后刘彭祖改封为赵王。”
丞相公孙贺,确实能力平庸,但其能在这个位置上多年,也是有其一定道理的,起码记性很好,知道哪些事情需要牢牢记住,很快的就回答出。
闻言,汉武帝心中思绪涌动。
其实,这些年来,他也有意无意听到了许多关于赵王刘彭祖的各种信息汇报。
有官员称,刘彭祖为人狡诈谄媚,谦卑到了极点,然而内心却苛刻阴狠,其喜好法律,常用诡辩之词中伤他人。
这些事情,他倒不是很看重,毕竟藩王只要不触犯法律,人品如何,与他无关。
但让他印象深刻,记得很清楚的是,赵王刘彭祖有很多宠爱的姬妾和子孙,而每当朝廷委派的二千石级别的官员想要奉行汉朝法律来治理赵国时,就会对赵王王家不利。
但凡有二千石的官员到任,刘彭祖就穿着粗布单衣,亲自前往迎接并安排在馆舍中,设置很多疑难之事来欺诈触动他们,一旦二千石官员失言触犯忌讳,他就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