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已是盛夏时节。
海军回到泯南之时,瑚州和源州也开始了第一季收获,新政终于初见成效。
南方地处温暖,早稻一般三到四个月就能成熟。加上土地和人力做了合理调整,瑚中县五千顷农田,收获谷米超过一百五十万石,绝对堪称为大丰收。
源州府经过整改的农场和农庄,粮田更是有二十万顷,收获稻子超过六百万石。消息传到京城,可以说是举朝震动,让不少反对新政的人再次闭上了嘴。
在往年,大肃的小麦亩产最多二百斤,水稻三百来斤,这还是连皮带杆一块儿算的。如果打成粮食,最多剩个六七成就很不错了。
但周近写在奏折的粮食产量,是按成品粮计算的。如果虚报,亩产恐怕能达到四百斤。
按每人每年五百斤口粮的标准,这一府一县半年所收的粮食,至少能养活一百五十万人。
而且源州府和瑚中县,如今更是在新政的推进下播种双季稻。夏收之后,晚稻已经开始插种,两岸百姓一片欢腾,干劲越来越足。
因为按新政的规定,这些农民至少能得到一半的收成。给自己干活,人自然有干劲。
瑚中县再也不需要依靠内地救济了。大片的荒地在等待开发,又有新政作为保障,无地少地的流民开始向着瑚州蜂拥而至,源州府的人口压力随之锐减。
廉价贫雇农的逃离,也让原本还在观望的旧地主和老自耕农们只能顺应大流。他们开始自己去找农场主和农庄,请教经验,准备来年也适应新政。
这也应验了圣贤的名言:君子言义,小人言利。
当君子们从新政中看到了好处,于是纷纷抛弃了仁义,争先恐后当小人去了。
此时,战事结束的乔银也重新回到了太平庄。
每次回家休息,和家人团聚,都能让人感到无比温馨。不光乔银如此,洋务衙门从提督到水手,绝大多数都是有家有口的人,都需要生活。
……
盛夏时节,日头火辣辣的照耀着大地。太平庄的农田内,农民们正在辛苦的插秧。
一年两熟,听起来十分美好,但真正的辛苦也只有农人自己知道了。不过农场和农庄的农夫们依然在忘我劳作,只因为新政还给了他们一点劳动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