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洛道:“忽必烈大叔我总算见到了。此人的性格不像康熙。我感觉,他比康熙更难对付。他是康熙和皇太极的结合体。”
崔秀宁道:“说说你的理由。康熙不是被称为最有迷惑性的鞑子皇帝么?”
李洛摇头:“康熙只是运气好罢了。要是把他和忽必烈换个时代,康熙都抢不到皇位,就算抢到皇位,也灭不了南宋。”
“此人气场很强,也足够敏感。康熙是假仁假义,忽必烈却是彻底的现实主义者,所以对力量和宗教的控制利用也很老辣。而且,他的进取心没有丝毫衰退。”
“他都快七十了,可身上还看不见暮气,仍然保留着老一辈蒙古人的气质。此人笼络人心的本事,比起皇太极丝毫不差,却又比皇太极更加恢宏。”
“忽必烈大叔,是一个可怕的敌人。但他不是没有缺点。”
“他的缺点,不是太过于自信,也不是太过于迷信武力,甚至不是推行民族压迫。而是他没有学到汉人的精细,造成元朝的制度太过粗犷。”
崔秀宁在政治方面不如李洛,“你的意思是,如果元朝的制度设计的像明清那样精细,元朝的危机会得到解决?”
李洛点头:“我认为就是这样。只要制度足够精细规范,哪怕是有民族压迫,也绝对不至于百年而亡。满清的力量远不如蒙元,却能开两三百年不黄,就是学习了明朝的制度。”
“制度才是蒙元的命门。要是没有这个弱点,我也不可能谋到达鲁花赤的位置。”
崔秀宁道:“我知道你的结论了。就是利用元朝制度上的弱点,最大限度的挖墙脚搞渗透。”
“对。所以我们要在元廷的体制内攫取权力和资源。用金钱开道,在地方上培植各种力量。最多三五年时间,等到我们的武力强大起来,这天下就会比历史上更乱,被我们渗透的地方也更多。”
“这样一来,我们成事的可能才会更大。”
“接下来,我们有两件事要做,一是研发火器,这个要辛苦你了。第二,就是利用达鲁花赤的身份移民,先把山东半岛的流民运到海东。”
崔秀宁道:“我得到的情报,宁海州只管辖三个沿海县,在册人口也就三十万出头。能有多少流民?”
李洛解释:“这你就不懂了。元朝的流民,常年达到三成,是历代比例最高的。宁海州的流民,估计最少有七八万。刨除老弱,三四万青壮肯定有。”
几万青壮,完全值得李洛谋取达鲁花赤的官位了。
这意味着几千的兵马,每年几万石粮食,以及大量的可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