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自家侄女一副讨好卖乖的模样儿,何援朝撇撇嘴也没再继续逗她,起身封完炉子便开始收拾出门的行头。功夫不大,收拾利索的何援朝就锁上门,领着张敏、何雨水骑车往傻柱家赶。
到了南锣鼓巷四合院,听说傻柱没请下来假,何援朝仨人也没耽搁,接上早就准备好出门的于莉便直奔往隆福寺。
这两天何援朝忙着走亲访友联络感情,也没来得及把给于莉换工作的事儿交代给傻柱,眼下这会儿空档也不适合说这事儿,就怕侄媳妇儿知道后没心思好好逛街。
说实话,这事儿还真不怪何援朝多想,不管是眼下的五六十年代,还是生活水平急剧提高的后世,一份国家正式编制的工作都是很多人可望而不可及的。
更不要说这时期的粮店工作了,如果不是因为于莉嫁给了傻柱,毫无人脉背景的她即使以后能成为正式工,估摸也捞不着像粮店这样轻省体面的活计,还会跟电视剧里一样,一直待业到改革开放时期。
一路上,三个女人叽叽喳喳的聊着家长里短,显得极为兴奋,何援朝也没有打扰她们的兴致,直到临近隆福寺街,看着去赶庙会的人越来越多,才开口提醒几人注意安全。
不愧是京都五大庙会中规模最大最热闹的隆福寺庙会,何援朝一家四口离着庙会还有七八百米远的时候,就被汹涌的人群给逼下了自行车。
“都跟紧点儿,别被人给冲散了。”
何援朝一边推车撒么着存放自行车的地界儿,一边不忘回头提醒身后的张敏等人。
“知道了”
跟着张敏、于莉回应完何援朝的话,何雨水就忍不住大声嚷嚷道:“二叔,你别走太快,要不我们真跟不上,这人也忒多了点儿。”
“人多就对了,要不隆福寺庙会也不能乾隆年间就有‘诸市之冠’的说法,再说了这才哪到哪啊!等会儿进了里面那才真叫热闹呢。”
说完,何援朝也不再和张敏几女搭话儿,全神贯注的躲避着身边的人群,偶尔还会对着身前的人群大着嗓门吆喝一句“让一让啊!小心开水烫着喽!”
躲开的人们回头发现自己被忽悠了,本着多一事儿不如少一事儿的原则,大多一笑了之。
即使有脾气不好的,一看何援朝高大魁梧的身板儿也麻溜的选择息事宁人,但小声咒骂两句解解气是不可避免的,完事儿,还得跟身边人摆出一副‘爷不愿意搭理他’的模样儿。
对此,何援朝也是充耳不闻,继续领着家人在摩肩擦踵的人群里左冲右突。
忍着说话声、笑闹声、小摊贩吆喝叫卖声对耳朵的摧残,何援朝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在路边找到了自行车存放点儿。
半包前门烟开路,外加又说了几句好听话儿,自行车存放点儿的大爷,才勉为其难给何援朝在停满自行车的地方,挤出点地儿把三辆自行车停下。
收好号牌,松了口气的何援朝又交代了几句,才领着几人汇入人流,继续往隆福寺东街口走。
东四市场眼下不算来逛庙会的,光摊贩估摸着就得有千八百口子人,摊位更是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头。
连何援朝身旁隆福寺街东口不远的丰年灌肠,以后都成了老京都人心中像样儿的‘老字号’。
没等何援朝感叹完眼前种类繁多的吃喝物什儿,他就敏锐的感到一只手茑么悄儿的往他腰里摸来。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