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宁拱手道,“大炎能有今日,少不了陶兄的功劳。”
日暮时分,瞿宁和陶然带着一身泥土芬芳,踏上归途。
晚霞如火,将整片天空染得通红。在如血残阳的映照下,试验田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锦绣画卷。
回到住处,瞿宁又迫不及待地拿起新到的农书。
“《陈农书》称,水稻喜温暖潮湿,忌讳干旱。我们何不就此展开,切实改良水利,岂不能使稻米增产,杜绝饥馑之忧?”
瞿宁滔滔不绝,说得眉飞色舞。
陶然默默聆听,频频点头。他对好友的才思敏捷,早已见惯不怪。
“瞿兄之言,正合我意。如今南方多雨,北方干旱,因地施策,方能收获最大化。水利建设,实在是当务之急。”
两人又探讨良久。瞿宁索性吩咐随从,连夜送信到京中工部,着手筹备水利工程的蓝图。
次日一早,邸报送到。瞿宁和陶然对视一眼,眼中尽是兴奋之色。
“昨夜我二人言谈甚欢,只觉灵感迸发。却想不到今晨就有了回音。看来,咱们的想法,得到朝廷的大力支持了。”瞿宁笑道。
陶然颔首道:“瞿兄与我默契,正应了那句话:心有灵犀一点通。这次水利工程,定能让农事更进一步。咱们这就动身吧?”
于是,二人简单收拾行装,即刻上路。
一路风餐露宿,从东海之滨到西部荒漠,他们踏遍大炎的锦绣河山,为水利工程寻找最佳方案。
在南方,他们与当地水利专家商讨,设计了纵横交错的渠网。
春雨贵如油,可用它灌溉稻田;夏汛来临,又可疏通排水,避免内涝。
在北方,他们勘测地形,绘制地图。计划引黄河之水入田,开凿大型水库,修建小型塘堰,解决旱区农田的缺水之忧。
“北疆气候干旱少雨,若非人工灌溉,寸草不生。此番黄河水一旦引入,届时稻香万里,黎民百姓再不愁饥馑之苦。”陶然憧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