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日后,也就是十二月五日。江阴,常州等地均已陷落,日军的先头部队已攻至句容了。南京已真正的到了兵临城下的境地。委员长已决定,最迟两日后,也就是十二月七日,他便离开南京,直至陪都重庆。南京城中,除了有战斗任务的军事人员,也就一些老弱病残之民,该撤走的,已全部撤走了。一国元首,能留到这个时候才撤,怎么也能给天下人一个交待了。委员长正思量着,外面响起了林尉的声音。“报告!”“进!”委员长应了一声。“美国来电!”林尉将一份电文递给了委员长。美国发来的?委员长眉头一皱。若是美国官方发来的,只会由美国大使转告自己,绝不可能直接发到南京来。要是驻美使馆发来的,只会发给外交部。那是从哪来的?肯定是重要电文,不然林尉也不会专程送来。委员长下意识的接过电文,匆匆一扫,发现竟然是司徒美堂发来的。“闻无相屡立战功,堂中兄弟无不欣慰,此乃扬我洪门儿郎志气之壮举……妻儿老小自由堂中兄弟,无相勿念,若不幸殉国,自当为尔立忠烈祠,世代供奉……”无相……齐无相?委员长猛的反应过来。这是方不为在洪门中的香名。这是司徒美堂发给方不为的,林尉给自己看的意思,无非就是想让自己知道,方不为已经将他留在南京,以及万一战死后的利害关系,全部给司徒美堂解释清楚了。但为什么会发到林尉这里来?委员长刚要问一问,发现下面还有,他又看了起来。这一封,竟然是给自己的?“蒋总裁均裁……齐无相身为我中华儿女,更为我洪门兄弟,杀敌报国,自是义不容辞……”怕自己误会,司徒美堂竟然亲自来电,给自己解释?委员轻舒了一口气。只要自己能想到的,方不为都做到前面去了。这份忠心,比那些天天把“忠义”二字天天挂在嘴上,背后却全干的是蝇营狗苟之辈,不知强了多少辈。“哎……”委员长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将两份最文递给林尉,“方不为呢,这几天在做什么?”林尉接过电文,露出一丝古怪的神情:“在江上运人……”“运什么人?”委员长下意识的问道。“未来得及撤离南京的老弱妇女……”林尉回道。“这还真的是……”委员长说了半句,就有些说不下去了。他不是没有听闻别人议论方不为时,说他有些妇人之仁。但委员长总认为是讹传。要真是手软之辈,哪里会立下这么多的汗马功劳?没想到,传言竟然是真的?“属下要不要去劝阻他?”林尉试探着问道。“胡闹!”委员长斥道,“这是仁义之举……他这般做为,更能彰显我中央政府不放弃百姓之决心……”委员长也觉的方不为有些不务正业,但话到了嘴边,就成了赞扬之词。斥完林尉之后,委员长又问道:“那效果如何?”“不甚理想!”林尉摇头道,“前两日,每天还能运个七八船,昨日,就只剩四五船了,到今日早间,竟无人愿意上船了……”“愚昧至极……”委员长低声骂了一句。他骂的是不愿离开南京的这些百姓。如果有可能,委员长一根毛都不想给日本人留下。但老百姓不走,他总不可能派兵拿枪顶着百姓的脑袋逼着离开吧?仗都打不过来,哪有这么多的闲人?看委员长再没有追问的意思,林尉才偷偷的抹了一把汗。要是委员长知道,方不为主动给百姓买船票,却都无人愿意离开,不知会被气成什么样子。……方不为坐着轮椅,看着站在江边只顾看热闹,却不原登船的百姓,恨得牙都快要咬碎了。他甚至产生了让叶兴中派人,拿枪顶着百姓的脑袋,押他们上船的冲动。万万没有想到,有人免费给他们买船票,送他们到九江,到武汉,甚至是到重庆,这些人竟然都不愿意逃?方不为信心百倍,想要竭尽所能办的第一件事情,已然失败了!对于南京保卫战和大屠杀,方不为记得最清楚的,是三十万这个血淋淋的数字,其次才是宋元良等人不战而逃,致使六七万将士没有死在战场上,却成了鬼子用来练兵的活靶子。其余的,他并无多少深刻的印像,依稀只记得好像是唐司令封城,并命士兵将所有船只沉江,准备效仿项羽“破釜沉舟”之举,所以才致使南京未撤走的老弱没能逃出城,最终酿下了惊天惨剧。所以那天他离开委员长官邸,准备接下来的计划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疏散百姓。但方不为没想到,事情与他所猜想的差着十万八千里。直至今日,南京依然没有封锁,任由百姓去留。江中船只来往依旧,并无任何限制,就是过江的船费高了一些。和平日比,翻了至少十倍。方不为组织了六条油轮,想把城里的百姓运送到江对岸,让他们从沿京浦线北逃。但愿过江的,竟然没有几个?方不为反复打问过才知道,南京城中想逃的,有能力逃的,基本上已经逃完了。留下的这些人,大部分的人不原意逃,小部分的人则是过了江,也没地方去。倒是有一部分想去上游的九江,武汉等地,但苦于买不起船票。淞沪会战前,从南京到武汉,一张船票至多十几二十块法币,但到十二月初,已涨到一百法币以上了。没关系,咱有钱,这都不是事!方不为不惜动用宋子文的关系,拿星洲洋行的股份做抵押,让中央银行给他准备了的近千万的现金和汇票。但两天过去了,方不为连一万人都没有送出去。有人是难舍家业,有人则是认为,换成日本人,他们不一定就没有一条活路……方不为没办法,只好让叶兴中的人化妆,混进百姓群中散布消息:南京沦陷后,日军必屠城。但信者寥寥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