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想要打好一场战争,必须保证后勤的稳定,且可以源源不断的输送物资。
自打张宪拿到了江航的控制权后,进攻到腹地的这几个师团就已经成了待宰的羔羊了。
他们最佳的办法是放弃进攻,大范围的从长江南岸撤退,撤退到淞沪地区重新防守。借助海军优势,死守沿海的港口,即便张宪全军莽上来,大家也能拼一个二三四五六。
但战斗一旦开始,陆军就不再听从任何指挥了。
下克上的习俗让他们很难按照战略行事,态势的发展也往往超出鬼子陆军高层的预料。
一旦开打,能不能停下来就不是高层所能确定的事情。
最好的形容是饮鸩止渴,只能不断的进攻,不断压进。
什么时候打不动了,也就到了这群畜生的极限。
张宪的第一战区变相的参与了鄂汉大战,夺回了江淮地区,早就获得了江淮战场的胜利。
他本人是绝对不想去掺和腹地战斗的。
那边情况复杂,各路兵力互相提防,可能友军比敌军还需要多加防范。
随时有可能被友军卖掉,这种情况下,就算神仙来了,也可能被友军坑的死死的。
与其跟猪队友一起作战,还不如凝聚精力,看如何把华北、华中的几个大城市内的鬼子给清理了。
眼看扣押查尔斯一众的事情没有下文了,张宪则开始筹备下一轮的目标计划,夺回沪城。
北平、青岛、津门这类大城市,也早已沦为日占区的范围。
对第一战区而言,不管拿下哪一座重要城市都有极大的意义。
位于入海口的沪城自然意义更大,其人口达到300万,更有多个租界区。一旦拿回沪城的控制权,也意味着日寇在华中地区的桥头堡被拔掉了。
只要他的兵力顺利渡江,金陵、嘉杭一带也不是问题。
兵锋相对,日寇已经不是对手了。
内外的局势也非常利好张宪,华中派遣军的五路兵力被阻断在鄂汉一带,淞沪地区的兵力空虚,留守的兵力也就半个师团的水平。
即便加上第三舰队的兵力,加上宪兵,加上海兵队(海军特别陆战队)的兵力,勉强算的上一个师团。
海兵队、宪兵的战斗力不如正儿八经的陆军师团。
不管如何称呼陆军马鹿,单从地面战斗力上看,海军省旗下的海兵队更多是负责岛屿驻防任务,跟野战师团的战斗力是有差距的。
姑且认为守军有一个师团的战斗力,以此作为假想敌进行沙盘推演就够了。
以前张宪不具备跨江作战的实力,现在有了一艘重巡,三艘浅水重炮舰,手握多艘驱逐舰跟大大小小的炮艇。
在内河这一块绝对有压制鬼子的能力了,近两个月一直把战事控制在江淮地区。
投入的兵力也维持在两三万人,将战争的规模控制在局部地区。
这也给了其余各军的整编时间,给了后方工厂生产弹药枪械火炮的时间,给了训练新的炮兵的机会。
安置到了太源的2号坦克生产线,以及从北边毛熊那边买过来的拖拉机生产线都已经就位。
接下来便可以源源不断的生产独属于第一战区的坦克跟火炮牵引车。
张宪的整体实力是在持续提升的,炮兵、飞行员、海军的数量都在增加,各式火炮也能供应到主力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