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元魁的考题,是“脊柱手术技术改良”。
这让众人都有些错愕。
脊柱手术因为其复杂性和高风险性,一直是科领域的技术难点。
而传统手术存在创伤大、恢复慢、术中精准性不够等问题。
尤其是针对复杂脊柱畸形的矫正或多节段固定手术,更是要在有限的术野中完成高精度操作……这让脊柱手术本身的难度更上一层楼。
如果换成其他人抽到这一份试题,可能会当场放弃手术改良,选择从医械和治疗方案下手。
不过。
对傅元魁而言,就是刚好撞进了他的舒适区。
毕竟业内没有人不知道,常微罹如今在研的国家重点项目,正是“脊柱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
而这正是脊柱手术的集大成者。
也是难度顶尖的一类。
而傅元魁正好就是其中一个研发组组长……
若不是因为此次比赛是打乱了密封卷后随机分发,众人都会怀疑内幕。
而现在只能感慨一句——这特么走了什么狗运!
本来人就强。
还碰到了跟他研究领域有一定重合的题目……
简直王炸!
此时,众人突然觉得,或许最后这三人是顺序排列的?
也许傅元魁才是真正的黑马!
傅元魁第一、佟雪龄第二,许秋排名末尾?
……
此刻,傅元魁已经开始了自己的综合展示。
由于时间仓促,这所谓的展示,自然不可能像一般的学术会议一样图文并茂。
更多的,是依赖于医生的一张嘴。
因此,这对台下众人的水平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很多时候,有一点走神,可能都跟不上思路。
而且,像段顺、梁杰、唐安这些人,要么是非临床人士,要么是技术太低,所以如听天书,昏昏欲睡。
但,听在薛宏、谭步飞等人耳中,就又是另一番享受了。
此时的报告厅内,傅元魁的声音依然在回荡。
“这次的手术改良,我重点解决了三个问题。
“一是减少脊柱手术的创伤范围并加快术后恢复。
“二是针对复杂脊柱畸形,提高术中矫正精度和稳定性。
“三则是在多节段融合手术中,降低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率……”
这三个问题,算是脊柱手术的老大难了。
尤其是第三个。
若是能降低临近节段退变发生率,那么大量脊柱手术都能因此得到应用改良。
而很快,傅元魁就展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他给出的,正是“术中结合植钉精度的脊柱导航系统”法。
……
洋洋洒洒五分钟,傅元魁的话语很密集,每一句话都是知识点,将此改良术剖析了个遍。
最后,他总结道:“如果应用改良方案进行三维建模和路径规划,椎弓根螺钉植入精度提高至99%以上,术中误植率下降50%,而且植钉操作时间起码缩短30%-40%!”
这个效果,让在场医生们惊叹不已。
这岂不是说,手术时间能比传统方式缩短差不多一个半小时?
而且因为精度高,术后的恢复速度也快,出院时间估计也缩短不少。
这种程度的手术改良,真是五个小时内给出的?
不对,傅元魁似乎只用了三个半小时来着……
众人纷纷看向郑酉。
下一刻,郑酉的声音响起:“傅元魁,手术改良。
“创新度,8分。科学性,6分。可操作性,8分。普适性,4分。综合价值,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