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普普通通”的老人不是别人,乃是药王孙思邈。
孙思邈是京兆华原人,唐代医药学家,传闻之中其人为“活神仙”,活了一百多岁,被后人称为“药王”。
孙思邈出生于一个贫穷农民的家庭。他从小就聪明过人,受到老师的器重,长大后开始爱好道家老庄学说。
由于孙思邈出生在隋唐时期,当时社会动乱,孙思邈隐居陕西境内的秦岭太白山中,治病救人,并渐渐获得了很高的声名。
当时的朝廷下令征孙思邈为国子监博士,被他拒绝了。孙思邈在太白山研究道家经典,同时也博览众家医书,研究古人医疗方剂。
他选择了“济世活人”作为他的终生事业,为了解中草药的特性,他走遍了深山老林。
孙思邈十分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不断积累走访,及时记录下来,终于完成了他的不朽著作《千金要方》。
唐朝建立后,孙思邈开始接受朝廷的邀请,与政府合作开展医学活动。
公元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公元682年孙思邈无疾而终。
《旧唐书》提到孙思邈“自注《老子》、《庄子》”,两书唐宋以来史志书目皆无著录,久已失传,(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s://www.kanshuc.cc。手机版:https://m.kanshuc.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