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瑾,借到粮米了吗?”略有些焦急的少女声,在院内响起。
少年加快了脚步,将粮米放下:“嗯,借到了。路上遇到一些饥民,分了些出去,只剩这一袋了,先省着点吃吧。”
少女不由一跺脚:“阿瑾,你总是将借来的粮米分出去,又频繁的去糜氏的米铺去借粮,宗族的长辈已经很不满了。”
“嗯,随他们说去吧。”少年没有多解释:“小亮在哪里?”
少女不由叹气:“还能在哪里?自父亲去世后,小亮每日都将自己关在书房里,拼了命的读书,在这样下去,我担心小亮的身体受不住。”
少年下意识的握紧了拳头:“均弟退烧了吗?”
“有好转了,幸有樊先生行医至此,但樊先生并未收取药费。”少女的语气多了几分尊敬之意。
少年叹气:“樊先生有医德大节,今后若有机会,再偿还这人情吧。”
琅琊国诸葛氏,自诸葛丰担任九卿属官后,就开始发迹。
虽然历经起伏,但依旧是琅琊国大族,琅琊国内多有复姓诸葛的。
少年名诸葛瑾,是前泰山郡丞诸葛珪的长子。
去年诸葛珪因病去世,留下三子两女。
长子诸葛瑾,长女诸葛颖,以及次子诸葛亮、次女诸葛琼和幼子诸葛均。
因为诸葛珪忽然去世,这家中重担就落在了谦厚的长子诸葛瑾身上。
长女诸葛颖本是待嫁之龄,但又放心不下年幼的弟弟妹妹,接连推辞了好几家的媒妁。
次子诸葛亮,年少聪慧、伶牙俐齿,虽好读书,但往往只观大略,又喜欢出门跟人辩论,因此常被诸葛珪斥责“顽劣”。
但自诸葛珪死后,诸葛亮性情大变,不再出门跟人辩论,每日都将自己锁在诸葛珪的书房,翻阅诸葛珪留下的藏书。
将粮米交给诸葛颖,诸葛瑾来到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