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营争相出战,这高昂的战意让刘备心中多了几分感慨。
大汉有如此多的良将,何愁汉室不兴?
若朝堂之上,能多一些忠臣义士,少一些权谋苟且之徒,大汉又岂会有桓灵之殇、黄巾之乱?
想到这里,刘备又多了几分豪迈之气。
灭袁破曹,还大汉一个朗朗乾坤,中兴大汉,内修兵甲、治民生,外御边胡人、令四方,再现“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的大汉国威。
刘备又看向郑平,问道:“显谋,子敬奇袭成平之策,你以为如何?”
陈登、周瑜、鲁肃,虽然是各营军师,但如今五营齐聚,最终的决策,依旧要遵军师将军郑平的号令。
奇袭成平,其实不在郑平的原本部署中。
但这计策是鲁肃提出来的,陈登和周瑜都有赞同之意,郑平也不能轻易的否决掉鲁肃的献策,打击鲁肃的积极性。
过于独断专行,即便有众多良才谋士在,也会限制他们的成长。
郑平还想中兴大汉后,携妻同游大汉河山,若是不能在这之前让鲁肃周瑜成长起来,郑平还得上演鞠躬尽瘁的戏码,那岂不是太无趣?
想到这里,郑平略微琢磨,根据鲁肃奇袭成平的提议,对整体部署进行了略微的推断和调整。
“奇袭成平之策,可以执行。”
“不过这奇袭的人选,不可令单独一营前往。”
“黄将军的射声营,多为弓弩手,这本是应对颜良及袁绍援军而准备的,大兵团作战,不可缺少弓弩手的策应。”
“所以,黄将军,你是不能去的。”
黄忠虽然有些遗憾,但没有反驳。
若为了一个奇袭成平的功劳,而坏了郑平的整个部署,即便奇袭成平成功,也可能导致正面战场的溃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