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建德二年(569年),四月二十八。
瓜州,敦煌,楼兰。
清晨,借住在佛寺之内的凉州总管杨坚,在食过了法空和尚供应的蒲昌海鱼羹之后,正由昨日向凉州兵贡献了四十斤鱼干的李汉儿引着,在楼兰的街巷中穿行。
楼兰是座只有三百来米见方的小城,城中仅剩的少量居民,现在都围绕着贯穿这座城池东西的大道而居。
行走在积着沙土的街道上,一路上除了偶尔能见到一两座中原风格的屋舍,入目的,便满是以蒲昌海中芦苇作顶,红柳夹泥作墙的楼兰本土建筑。
杨坚昨日已命麾下做过统计,如今的楼兰城中,尚还居住着四百三十七个百姓,其中有将近三百个是五十岁以上的老弱,而二十岁以下的只有不到四十人。
今日的楼兰是座正在走向死亡的城市,杨坚确信,若没有外部力量的干扰,这座城市恐怕会在五六十年后,彻底从这个世界上消失。
今日的楼兰正处于这样一种社会生产的恶性循环之中。
人口老化导致维护水利设施的能力下降,水利设施的败坏导致农业减产,进而导致社会总剩余下降。
而社会总剩余的下降则进一步导致楼兰对往来商旅的供应能力下降,商旅于是尽皆转向别处,楼兰人的物质生活于是愈发贫瘠,有能力迁移的青壮人口持续迁出,楼兰的人口老化问题于是更加严重。
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之中,如果没有外部力量的干预,等待楼兰这个半封闭的绿洲社会的,只能是确定无疑的死亡。
不过,伴随着凉州兵的到来,这样的社会死亡,可能不会再发生了。
行至楼兰城东门,杨坚已能看到,正在孔雀河畔水浇麦地之中劳作的楼兰百姓。
如今的楼兰人没有耕牛,孔雀河两岸有着大片因为劳动力不足而抛荒的土地。
杨坚昨日粗略算过,这片尚未被沙漠吞噬的荒田大略有三万余亩,便是复垦之初产量不佳,亦能有近两万石的产出。
而两万石的产出,已足以供养六百个职业农夫和七百名常备兵了。
只要此番能顺利拿下吐谷浑手中的鄯善和且末,让南走青海的商路北返楼兰,他就能用那因商路改道而多出来的一、二亿税收,将这片沙漠之中不毛之地重新打造成为鱼米之乡。
“杨公,那里是郭将军正在领军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