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三年(569年)八月十五。
建康。
发自湘州(湖南)、江州(江西)的木料由行船引着,穿越长江东下,行至建康西北时,转金川水口入玄武湖中,再随玄武湖南的青溪东向,至燕雀湖畔始得登岸。
燕雀湖南,每有行船靠岸,一群留着短发裹着麻衣的役夫便会一拥而上,将木料拖运上岸。
过去,他们和这些用以修造宫室的木料一样,生活在湘水、赣水流域的深山密林之中。
只是因了今岁那些抗拒土司制度推行的首领的叛患,他们才被罚做了劳役,来到建康。
他们是断发纹身的蛮人,生活在这个时代,既有不幸,亦有幸运。
不幸的是,在时代变革的浪潮之下,他们成了失去自由的囚徒,幸运的是,陈国天子人性未泯,并未让他们如他们的先祖一般,变成真正的奴隶。
“能用夏言者,赐给姓名,视如夏人,三载劳役罢后,愿往海东实边者,同赐田宅。”
朝廷颁下的这道政令,经人解释之后,他们虽还不能全懂,却也足以明白学习汉语对自己未来的重要性。
在建康服役的蛮人足有五千之众,里面便总归要出些聪明、幸运的人物。
张吉,便是其中之一。
前时,朝廷按五人一保,五保一大保,五大保一都保的制度,将在建康服役的蛮人分做了四十支一百二十五人规模的队伍。
朝廷又命一保之内,群蛮相互监督,罪则连坐。又以伤残的退役军汉充大保长、都保长之职以备不查,兼以驻军弹压。以故数月以来,这些蛮人并未掀起什么波澜。
当是造化弄人,年初时还只是一蛮人小首领家奴的张吉,不过数月功夫,却摇身一变,在昔日首领仇敌的手下做了该管二十五个青壮的大保长。
顶着个与众不同的发髻,年只十六七岁的少年郎,督管着一众仍旧留着短发的蛮人“同胞”,将数车木料押送至了正在修建中的新宫之侧。
“都保长,晌午前最后一批木料,皆在此处了。”
数月工夫,张吉已将金陵雅音学得有模有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