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162准备数月,拉开属于哲通电力的大幕!
听到这个声音荣治文就是一激灵,他爹也是反应了过来。
对这个小儿子他还是很宠溺的,所以也是着急慌忙的开口。
“啥七天十五天?志文你老实说你干啥了?”
这警车都上门了,荣志文也觉得没什么好瞒的,瞒也瞒不住。
“爹,我……前段时间去了红浪漫一趟,没忍住消费了六八八,估摸着被点了,不过您放心这事儿我门清,分情况最多十五天就出来,而且治安案件就是行政处罚不怕的。”
门清?一瞬间老荣头好像明白了这不争气的小子当初为啥去年一年的时候无故失十天半个月了。
也不知道这小子当时是怎么办的,都没人通知自己。
不过这事儿确实在他看来也不是什么大事,他这个当爹的当年采砂的时候没没少因为抢地盘打起来。
那会都是铁锹拍到头顶见红的,进去蹲个个半月简直家常便饭。
但这事儿能缓和最好还是得缓和一下。
……
“哎吆,阿sir,不就是犯了一个常见的错误嘛,你们用的着来这好几辆车兴师动众的吗?”
嘴里嚷嚷着荣志文直接被送进了车子里面。
就在带队的工作人员要上车的时候老荣头也是连忙走了上前。
接着从兜里摸出一包华子。
“您抽烟。”
“不好意思不会。”
碰了一鼻子灰老荣头并没有心灰意冷,依然带着一丝谄媚的笑容开口。
“您好,这小子回头我肯定收拾他,不过听说是有可以延期的操作空间?这处罚过段时间再处罚不行吗?”
“您是不知道,这小子马上就要进哲通电力了知道吧?这两天就培训了不能耽误啊,哲通知道吧?那是咱林城响当当的企业。”
混江湖这么多年他老荣头扯虎皮当大旗的手段没少使过,现在哲通电力如日中天不说在林城在整个权河市都是属于第一企业,官方有优待也正常。
所以他希望拿这个给点压力,看能不能整出一点操作空间出来。
说完他又加了一句。
“反正最多就是个七天十五天的,咱看能不能宽容宽容?”
但他说完之后这个操着普通话的工作人员只是冷笑了一声,接着开口道:
“十五天?一百五十天!半年那都是轻的,一年那也正常。”
这话一出老荣头直接脑子再次发懵,这十五天怎么就翻了个十倍二十倍成一年半载了?
这别说自家儿子去消费了六百八十八了,就是他儿子是收钱的,被消费了六百八十八也不至于关这么久吧?
眼看着这老头还在发懵,工作人员也是笑着提醒了一句。
“你儿子要是不进哲通电力今天还真就不来找他。“
说罢工作人员上车拉响警笛,一路疾驰直奔最近的高速口前往市区。
……
这下老荣头脑子里“轰”的一下反应了过来,该不会是自家拿钱让他去运作入职哲通的事儿暴露了吧?
但紧接着一想他又想不明白,这种事儿不是很正常?
哪怕最严重的情况不就是公司里面的员工被辞退罢了,就算有法律追责也是那边的情况,这自己儿子情况看着怎么这么严重?
“特娘的!早让这小子低调点低调点不听,生怕不知道他是了钱的!”
……
另一边车子从村子里走出来已经来到了最近的镇子上,从这里上高速去市里。
后座隔着铁栅栏,荣志文还在喋喋不休。
“阿sir啊,不是我说你们最近这是有啥情况啊?不就去找个需要帮助的小姐姐罢了你们这阵仗整的。”
前面坐着的两个工作人员听到这话后相视一笑并没有理会后座的荣志文。
这情况既然他在这儿提出来了,那等下到了队里自然如实记录。
出来出个任务本来就是一桩经济刑事案件,没想到还能有意外收获?还能顺带多出个治安案件的破获指标。
这一趟值了!
……
经过整整一下午的时间,审计那边也给出了答案,根据他们的调查五百人名单里也就荣志文一个不符合规矩进来的,剩下的人全都合格。
听到这个消息后林哲都觉得有些好笑,还真就是荣志文倒霉遇到一个较真的通文耀找上门来才让自己知道?
但这也侧面的反应出集团里面“坏人”确实是少数,“赚外快”的目前就发现这么一个。
不过这也再正常不过了,毕竟现在随着集团的人越来越多,那自然难免会进来一些害群之马。
但自己面对这些害群之马的态度就是如此,没这种人出现才奇怪。
但发现了就直接顶格处理了就是,公司钱养着法务部平时他们的活儿也少,既然来活儿就往绝了办!
市里面已经来了消息,初步调查荣志文那边是通过十万块的价格买通哲通电力人事部的那个员工。
目前那个员工肯定最少是罚没那十万块,另外还得进去蹲着,等后面判刑。
而且法务部也会追诉,要求那个员工赔偿集团损失。
至于荣志文的话肯定比那个员工轻一点,但也最少有个一年半载,而且搞笑的是荣志文还自爆了一起事件,可以再叠加个十五天。
得到这个消息后林哲也是挺满意的,至少有了上次采购部事件集团里面没员工能有胆子敢在公司的款项上动手脚。
现在这次的事件也是让集团里别有用心想通过盘外招开后门的人看到了下场。
效果很好,林哲很满意。
……
因为是特事加急,而且本身案件也不复杂两个牵扯人员交代的也清楚,所以官方联合哲通电力的通报下午就放了出来。
在家里的老荣头看到这则通告后简直就觉得天塌了下来。
什么叫偷鸡不成蚀把米?想把儿子送进哲通电力不成,现在儿子反倒是被哲通电力给送了进去,这叫什么事儿啊。
现在哲通电力在权河境内那几乎可以说的上是人人都想进去,老荣头的儿子荣志文是第一个把这种“心思”付诸实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