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之上,满朝文武因不同政见在朝堂之上唇枪舌战。
外面的人恐怕很难想象,满堂公卿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如同市井泼妇骂街,互相揭短。
隆庆帝坐在龙椅上,也不时的捡个乐子听,但碍于威严,不好笑出来,只能憋在心里,回去和皇后分享。
就在即将退朝之际,老北静王颤颤巍巍的从人群中站了出来:“臣有本奏。”
“臣已过耳顺之年,年老体衰,眼神昏花,耳朵也不那么灵光了。
所以老臣启奏陛下,将这王位退于我儿,望陛下恩准。”
隆庆帝对此并不惊讶,这几年来,老一辈的勋贵们因为年轻时争战频繁,多少都带有旧伤。
所以老北静王退位给自己的儿子,也在情理之中。
“爱卿于国有功,如今身体硬朗,怎么能说是年老体衰呢?”
大臣要下岗辞职,隆庆帝自然得按照流程挽留一番,说两句客套话。
这种事情需要三辞三让,最后才能完成。
等下了朝后,老北静王退位,让位于其子的消息立刻传遍了京城。
年仅十六岁的水溶,未及弱冠的少年人,一跃成为了郡王之尊。
……
荣禧堂内,后宅的女眷们也闲谈起了北静王之事。
“给北静王府的贺礼,可曾准备好了?”
贾母坐在榻上,正用着一碗清粥,忽然想起来这么档子事,便问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