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这个新闻来的还有京师士子新编出来的一句谚谣:“父不肯立帝,子不肯立王。”
子不肯立王说的自是李燮反对刘续复国,父不肯立帝说的则是在质帝被梁冀鸩杀后,李固坚决反对梁冀立蠡吾侯为帝。李固、李燮父子俱因此获罪。李固死在狱中,李燮的运气好点,又被朝廷起用了。
荀攸笑对荀贞说道:“李公脱罪,朝廷征拜他为议郎,想必不日就要再获大用,此喜事也。中尉当写信贺之。”
议郎是一个过渡性的职位。以李燮的家世、资历、名声,用不了多久应就能再出仕二千石了。
荀贞以为然。
荀氏虽是当世名门,因党锢之故,族中如今既无显宦,又故交零落,对荀贞而言,他现在极缺朝中大臣和地方州郡长吏的援手助力。他心道:“我听说阴修前不久被朝廷拜为了将作大匠,位居十二卿。出征以来,我许久没有给他写信了,这次也当以故吏的身份写封书信给他。”
将作大匠不是九卿,但只比九卿低一点,和执金吾、大长秋一起与九卿被时人并称为“十二卿”。依汉家故事,将作大匠再往上升迁就是九卿了。
荀贞起家为繁阳亭长时阴修刚到颍川为太守,是阴修提拔他为西乡有秩蔷夫,又拔擢他为郡北部督邮,他不(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s://www.kanshuc.cc。手机版:https://m.kanshuc.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