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汉至今,一直到郑玄之前,世上流行的有两大学派,一个是今文经学派,一个是古文经学派,两派水火不容、相攻如仇,郑玄博采诸家之长,把今、古文经这两个学派融为了一炉,独创出了一个新的学派,名为“郑学”。自“郑学”问世以来,各守门户的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日渐衰微,儒生士子都转而崇尚此学,近些年来,更俨然已渐成了“天下之儒宗”。
荀爽在党锢期间隐遁汉滨,专以著述为事,也是天下一等一的硕儒。
荀贞读过荀爽注的《易》,也读过郑玄注的《易》,他对《易》虽无高深的造诣,却也能读得出来,荀爽注的易确是不及郑玄之所注。
因此,他对郑玄是久怀敬仰了。
既对郑玄久怀敬仰,荀攸、陈群这次去北海,荀贞当然就会特别提出,叫他俩专程去谒见一下郑玄。这次叫荀攸、陈群去谒见郑玄,非为邀“重儒礼贤”名,实是真心实意。
不过郑玄现在并不在北海,因家贫之故,他现下“客耕东莱”,人却是在东莱郡。
在东莱也没有关系,东莱挨着北海,就在北海的东边,离得不远,荀攸和陈群见过孔融后,顺道往东边拐上一拐就到,不费什么事儿。
四个北海郡人之外,还有一个(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s://www.kanshuc.cc。手机版:https://m.kanshuc.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