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能推广普及教育,像他这种世家就会有“危机感”。但这件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谢星珩跟他说:“教育很难,你可以试着做,而且不止是扫盲,很多科普性质的东西,都能做。比方说百科全书、生活技巧之类的。”顾慎行是在翰林院任修撰,忙与闲都在于他是不是坐的冷板凳。而做事业,则要看他愿不愿意为此付出时间和精力。扫盲不仅是识字,也能将简单的东西推广开来。教百姓一些简单实用的生活技巧,让他们获得其他的信息,更好的过日子。顾慎行让谢星珩举个例子。谢星珩说:“很多百姓出来买东西,都自带一杆秤,为什么?因为知道商家会作假。普通百姓一年到头挣不了几个银子,但他们对银子的成色一清二楚,为什么?因为他们上当吃过亏,好好的银子,分量不变,转手之间就跌了价。”可以教他们怎样分辨日常生活里常见的坑,也能教他们怎样种好地、养好牲畜,还能教他们怎样读好书。也能根据地方特质,做植物、动物图鉴,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能入药,什么能进行人工养殖。了解得多了,满世界都是宝贝。以此为参考,还能教百姓基础的裁缝技巧。不需要做多漂亮,合身、结实就够了。还有纺线、织布、编织等普通人家都能做的东西,做基础的教学。不可能每个地方都兼顾到,但能惠及大部分的人,这事就成了。他们能增加收入,手里就有了银子。人活着就是花钱的,他们总归要吃要喝要穿,一代代的人,离不开吃穿住行,到时候这些钱又会流到市场上,经济就活了。顾慎行在京城,不如地方官好施展拳脚,但他以后的上限高。他出身世家,书香门第,搞教育再适合不过。顾慎行一针见血:“你说得很对,可是你说的这些东西我都不懂。我可以从我家现有的生意里,看看有什么门路,直接拿来用,但我不能顾及到方方面面……”他已经比一般的书生灵活,这方面经验实浅,兼顾不到也正常。谢星珩笑道:“你只要愿意做,我就能给你把这事盘活。”话说得简单,怎样涵盖各行各业的技巧,怎样说服老师傅交出看家本领,那可真难。顾慎行让他别卖关子:“说说啊,我兴头正浓。”谢星珩说:“人这一生,所求为何?一为名,二为利。以利诱之,花费太高,国库都耗不起。但扬名是件简单事。”顾慎行原想喝茶,茶杯都捧起来了,听到这话,又把杯子放下。“敬之,过分了啊。”他一家文官,出了些大学士,担任实权的人少,外派的亲戚没有成事的,若不是家大业大,朝中有人打点,考功都过不了,一辈子都别想升调。也因此,家族思变,自他这一辈起,读书之外,也重人脉与实务。他幸运,赶上好时候。他能读书,也能交友,各处完美符合家族要求。这般境况之下,家族鼎力扶持,到乡试时,也只在书生圈子里有才名而已。这也是他乡试以后,愿意舍本结交谢星珩的原因。纵观百年科举史,有几个人能在秀才时就扬名京城,让全省的书生都知道他?谢星珩还不是耍耍嘴皮子,静安县还好,粮食嘛,不愁销路。禹南县可是实实在在盘活了。他爹说了,朝廷都对这个法子赞许颇多。谢星珩的原籍枫江县,因他一番宣传,带起了咸鸭蛋风潮,现在京城百姓一提咸鸭蛋,就能想到枫江县。而文人里,也兴起了对千亩荷塘的观光风潮。谢星珩还把他的赘婿身份牢牢焊死做身上,加强记忆点。他们想到枫江县,就会想到来自枫江县的赘婿书生。想到赘婿书生,就自然而然记起谢星珩。所以扬名不是简单事,只是对谢星珩来说简单而已。比如说丰州县。他即使不给同年们寄信,等朝廷发现丰州县的变化,他的声名一样能扬出去。两人又聊了些扬名之法。面向百姓的百科全书,生活技巧,甚至动植物图鉴,只有真的走进百姓家,才能让参与进来的人扬名。绕来绕去,竟还是绕到了“扫盲”上面。任重道远。顾慎行稍作思考,决定先做准备再说。这个筹备,他吃不了亏。即使最后没能推广普及出,于家族来说,这些书籍也有大用处。最要紧的事情聊完,接下来几天,顾慎行就很合群,跟着进士团到处走走看看。和举人观光团的流程一样,鸡鸭孵化基地是必去地点,带他们看生命的诞生。牧场因牛羊数量增加,春天里进行繁殖配对,饲养员和兽医们现在还在忙着做记录。动物们也有喜好,有的摆在一起,哪怕关一个畜棚,它们不喜欢,也就无法实现配种目的,需要更换“相亲”对象。这是个很有趣的过程。谢星珩跟动物世界的解说员一样,跟他们讲述牧场动物的习性与日常活动的趣事。畜牧业跟农业,是进士们重点关注的项目。要将农作物跟动物制品变现,需要跟商务接轨,他们是选择了解一下模式,但不深入探讨,决定到了地方任职以后,再找别的商人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