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大刀砍向大明官
你老道长不同意。
那我下面的话就不说了。
万寿宫大殿之上。
严绍庭脸色郑重肃穆。
年轻人着一袭青袍,立于周遭红袍老倌儿中间,显得格外扎眼。
老倌儿们,自然是神色各不相同。
有人嗤之以鼻。
有人则是陷入深思。
高拱便是眉头皱紧,显露苦思冥想。
自己过去只觉得,只要整顿国家吏治,就能让大明和百姓好起来。
但今日听之严绍庭的这一番话。
似乎。
事情并不是这样的。
赋役完欠。
一旦朝廷草草开整顿吏治之风,势必会以此为首要目的。
那么当真如此的话。
大明两京一十三省的亿兆百姓,又会如何?
自己没有想过。
高拱眼底闪过一丝惭愧。
不过。
他很快就冷眼看向在场的其他人。
自己没有想过,这些人就更不可能想到了。
而对于皇帝来说。
嘉靖原本只是想要看看,今年屡次给自己带来意外之喜的严绍庭,这一次是否能在吏治也带来同样的意外之喜。
他同样不认为,年纪轻轻的严绍庭,就真的能在吏治上有什么建树。
但严绍庭的发言。
却让他意外不已。
严绍庭并没有一开始就说整顿吏治,应该如何如何做,也没有说吏治整顿的具体措施。
反而是引经据典,最后将话题落在了整顿吏治,责在民生。
这就说明。
他是真的有在吏治上下了功夫的。
嘉靖当即开口道:“今日内阁、六部皆在此,朕可以允你,只要整顿吏治之法合议无缺,万般之法皆以考课田地复耕、开辟、招揽流民、立淳朴民风为首。”
在得到老道长的许诺之后。
严绍庭这才躬身颔首,继续开口。
“整顿吏治,首在考课之标准,过往朝廷考课任满官员,皆以赋役完欠为核心。臣以为,此举大为不妥。”
“一旦此次朝廷开整顿吏治,仍以此为准,臣为年少,却能见届时必定天下百姓哀哀。”
“朝堂内外百官百衙,必当严赋役完欠,争相追缴赋役完欠。”
“赋役完欠,皆取自于民,官吏为保政绩,必将无底线压榨百姓。”
“届时官吏必当以锁拿、杖打、囚禁等各种手段,以此来强迫各纳税者及相关人,在规定的期限内完纳赋役,直至垫赔。”
“百官百衙,处心积虑设法杖并者将无不至,而民之椎膏折髓。届时定是尝见披枷带锁相藉于道路,提携保抱,逃窜于他境,形似失巢之鸟,苦如游釡之鱼。身请为佣、妻鬻为妾以偿者有之,家产尽绝待毙桎梏而无完者亦有之。”
殿内,严绍庭语气戚戚。
他说的并不是无的放矢。
一旦朝廷真的只追求赋役完欠,来考核天下官吏。
这就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也是他对张居正对他的不满。
在张居正开启严苛的考成法之后。
大明两京一十三省,无数官吏陆续弄出了追比、酷比的事情。
如莒州连续几任知州,采取了“风搅雪”、“打萝拐”、“脑箍”等各种惨无人道的酷刑来追征。
潘公鎏比逋于演武场,用竹板交杂而笞,名“风搅雪”判玺扣民足踝,名“打萝拐”。
淫刑而墨饱箧,用谲逃去。
万历初,金溪刘子汾更为酷刑。
堂上用脑箍,其法以索束头,二木如拳抵其,一绞则睛出寸余,人立毙,以水渍之,良久始苏。
同捕衙拶指,竹板判以二皮鞭束为一,鞭臀比粮,日历四衙,尝各刑具,皮尽见肉,肉尽露骨,每驱逐出入,以重铁索穿系于头,手足并行,腥臭四扑,痛甚不能前者,官役以足促其疮,以索顿项。
于是毙刑杖者,尸积城隍庙后,可筑京观。
民谣曰:八百冤魂朝上界,三千黎庶散他乡。
是时冤死岂止八百。
入其境内,百里无烟。
严绍庭却继续说道:“此亦只是寻常年景,或会有之景象。而若一旦地生灾荒,官员依旧为赋役完欠而考课。
则必然会是旧额未完,新饷已催新征甫毕,旧逋又下,额内难缓,额外复急。村无吠犬,尚敲催呼之门树有啼鹃,尽洒鞭朴之血。黄埃赤地,乡乡几断人烟,白骨青磷,夜夜常闻鬼哭。”
哪怕老道长已经同意了要先民生为考,严绍庭依旧在着重复述着整顿吏治,若以赋役完欠为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很是不厌其烦的样子。
嘉靖见状,亦是抬手开口道:“朝廷若开整顿吏治,地方官无民生为先,而以赋役完欠先,严苛百姓者,斩!”
说完之后。
嘉靖目光幽幽的看向严绍庭。
朕都已经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你小子也该说正题了吧。
严绍庭抬头看向老道长:“陛下会这样降旨?”
嘉靖一瞪眼。
这小子竟然还怀疑自己。
他沉着脸道:“君无戏言!”
严绍庭拱手颔首,终于是开口道:“臣查太祖洪武皇帝伊始,至本朝《大明会典》等,请奏陛下,而今若开整顿吏治,有事四考课之。
“一考有司今后考课,必书农桑学校百业之绩,田地复耕、开辟、招揽流民、立淳朴民风为首,违者降罚。
“二考凡六部都察院遇各章奏,或题奉明旨,或覆奏钦依,转行各该衙门,具先酌量道里远近,事情缓急,立定程期,置立文薄存照,每月终注销。
“三考各部司衙门需持两本考成簿册,一本送科注销,一本送内阁查考。该科照册内前件逐一附薄候查,下月陆续完销。
“四考抚按官奏行事理,有稽迟延阁考,该部举之若部院注销文册,有容隐欺蔽者,科臣举之六科缴本具奏,有容隐欺蔽者,内阁举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