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昚看着史浩,默然良久,终于点头道:
“好,朕批准了。”
议事完毕之后,身心俱疲的赵昚离开御书房,准备去找赵构商量。
事已至此,赵昚很清楚,议和是不可避免的了。
在议和这方面,还有谁比太上皇赵构更有经验?
赵昚刚刚来到赵构的仁寿宫面前,就愣了一下。
这里吵吵嚷嚷热热闹闹,竟然有好几百力夫在此。
“这是在干什么?去问一下!”
赵昚心中很不高兴。
仁寿宫也是皇宫的一部分,哪来的这么多苦力来惊扰父皇安宁?
很快,赵昚就得到回报。
“陛下,这五百力夫全都是奉了太上皇的诏令而来,说是只要太上皇旨意一下,他们就立刻抬轿子,带着太上皇和仁寿宫里的诸多嫔妃去钱塘江口上船!”
赵昚一听,表情顿时变得无比精彩。
好家伙,宿州距离临安可是上千里地,还隔着淮河长江两条大河呢。
赵构倒好,刚刚听到宿州兵败,连逃往钱塘江上船出海的苦力挑夫都找好了?
看到这里,东汉世界之中,刘秀忍不住笑出了声。
“赵构果然还是那个赵构,一点都不让人意外啊。”
宰相宋弘揉了揉太阳穴,无奈地开口道:
“赵构虽是个昏君不假,但此人一辈子的行事还真是一如既往。”
一如既往这个词,用来形容赵构恰如其分。
看到金人就求和,金人一定要打就跑。
总之,硬骨头是不可能硬骨头的,北伐更是不用去想的。
耿弇明显也有些麻木了,感慨道:
“臣若是在赵构麾下当将军,恐怕要么郁郁而终,要么就直接造反了。”
按照耿弇的性格,是绝对受不了赵构的。
邓禹干咳一声,瞪了耿弇一眼。
“你这老小子,别随便乱说话,陛下和太子都在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