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徐安年与李宝二人正在赶往考场的途中。
因马儿受惊,一路拉着二人竟来到渭河边,还险些掉进河里,好不容易安抚了马儿,在路上又冲撞了别人的摊位,摊主得理不饶人,又纠缠一番,待二人狼狈的来到宫门口时,却被侍卫拦住。
徐安年以袖拭了拭额上的汗水,赶紧朝着一位红衣侍卫官一拜,
“我等是参加殿试的考生,望官爷行个方便。”
“考生?”红衣侍卫上下打量着二人,见着二人风尘仆仆,满头大汗,不由得生凝,
“可有凭证。”
“有,有。”徐安年与李宝连忙拿出准考证,坐位号,户口本双手递上,李宝忙解释着路上耽搁的原因。
红衣侍卫认真的核对了资料,又面无表情的说道,
“如今,时辰己过,二位不得入。”
什么?二人听言如五雷轰顶。
“这,这,钟声未响,考试还未开始……”
红衣侍卫厉眼一扫,
“有文规定,考生凡提前入场,尔等不知?快快离去,休得在此闹事。”
徐安年与李宝面面相视,离去?这怎么可能,徐安年经历了众多,好不容易走到了这一步,让她放弃,还不如拿把刀结果了她。
徐安年从怀里拿出一绽银子,讨好的奉上,那知红衣侍卫竟拔刀相向。
二人吓得退后两步,这时徐安年突然眼神一亮,
“我认得你,官爷,大街上,巷口里,有一群小孩向一书生扔石头,那个书生就是我,官爷?.。。你仔细瞧瞧。”
并非徐安年刻意“认亲”,而是此人的确面熟,情急之下,她突然想起了他是谁,那日,她险些被他抓进大牢。
原以为有一面之缘会网开一面,谁知红衣侍卫只瞟上两眼,冷哼一声,仍旧面无表情的拦住他们,
“再不走,休怪我不客气。”
这是皇宫,岂能随意进入。
徐安年想死的心都有了。
正在这时,突然从宫内走出一个小太监,
“秦大人。”
只见他急步而来,在红衣侍卫耳边低语一番,红衣侍卫恭敬的拱了拱手,
“属下明白。”
小太监又对着徐安年二人尖声尖气的说道,
“二位请跟我来,殿试即将开始。”
这句话是他们听过最美最动听的言语,原来太监也有最帅的时刻,二人连连向他道谢,太监也不理会,转身离去。
来到太和殿前门,经过一番检查,二人顺利通过,这时考试的钟声响起,太监急急催促,
“还不快点。”
“是,是。”
二人几乎简步如飞,终于到达太和殿,又有士卫拦着,小太监在士卫耳边一阵嘀咕,士卫放行,二人终于找到自己的考位,如负释重的坐了下去……
真是惊险万分,徐安年的心还在“咚咚”直跳,如果,万一,那么她真的不想活了,她尽快的平复了心情,这才抬头看向大殿前的布拦上,殿试的题目,只有一场,仅有二个字“边关。”
徐安年眉头一皱,这也太言简意赅了吧,边关?边关?是要论述边关现状?边关制裁?国防安全?她一头雾水,却无意中与一道眼神相遇,淡淡的,毫无情绪的目光,徐安年心里略略一愣,沈士桢,原来他坐在自己身旁。
何曾想过,两人竟有这么一天,同在大殿上一争高下,士桢,你不是一直欣赏有才气的女子吗?如今的我,不仅可以写出儿女情长的小诗,还与男子一般谈论天下,是否大大令你意外?
收回眼线,徐安年深呼一口气,再次平复自己的心情。
她明白古代的科举,根本就没有什么统一的答案,士子们的答案全凭考官的喜欢,有些文笔细腻,有些文笔豪放,论述治国方针,有的态度强硬,有的态度中庸,有的态度温和,其笔下都可窥见一斑,皇帝亲自设的试题,他的心思如何?
徐安年突然想到一句真理:圣意难测。是呀,皇帝的心思谁也不能着摸,那么她该如何下笔?
但不管怎样,自古以来的皇帝谁不喜欢自己统治下的国家,四海升平,威镇海外,就大梁国来言,十七年前的那场战争,大梁国颜面尽失,或许就可以从那场战争谈起。
徐安年想了想,在答卷上写下四个字,“以夷制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