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神开光的石头,这名头听上去多好,过年了谁不想红红火火的。
顺子想起那八块八的门票钱,脸上就跟割肉似的,“阳子,有这钱买瓶酒不香吗,火神爷爷又不缺咱这几块钱。再说了,那园子里谁知道有没有东西,要是啥都没有,那咱就亏大了。”
苏阳却得意的笑笑,搓着手迫不及待了。这种借着神仙名义敛老百姓钱财的小把戏,怎么着也得去盘它一下。
“放心吧,去了就知道了。”
两个人来到停车的地方,把竹签递给老头,老头子拿着竹签比对了一下,图案正确,这才把绳子解开。
车子随后上了105国道,沿着路开四十分钟左右就到莱芜,从窗户看向马路两边的景色,到了冬天显得格外荒芜,白茫茫一片雪地,还有大大小小的坟头,参差不齐的白杨树上挂着几个老鸹窝,时不时传来几声尖锐的叫声。
莱芜的火神台庙会,就在一片麦地里,前面是河,后面是林,风水上讲是顺风顺水,山东人都信这个。
在距离火神台两公里的时候,顺着风就能听到传来的唱戏声,这里流行的是豫剧,平时没机会听到唱大戏,只有暴发户过年给老人过大寿,或者庙会的时候才请人唱。
苏阳下了车,跟着调子哼了两句,唱的是豫东名曲《打金枝》,听声音是豫东红脸王刘忠河,自从80年刘忠河唱了《打金枝》后,就火遍了中原四省。
从此在民间开始流行一句话:宁可三天不吃馍,也要听听刘忠河。
苏阳对豫剧没什么兴趣,但是碰到名角还是饶有兴致的走了过去。
“唤声亲翁郭子义,为此事怎能够斩首级...”
台上唱的很起劲,台下听得也入神。能在这体验一次豫东王刘忠河的现场,也不枉来这一趟。
台下坐着密密麻麻的人群,方圆三百米的地方停满了三轮车自行车,伴随着台上咿咿呀呀的声音,大家拍掌叫好。坐在小马扎上,晒着暖烘烘的太阳,人群里还有卖糖葫芦的,卖烧酒的,卖猪头肉的
苏阳在台下听了一会,便看到戏台子后面不远处,有一个十几米高阶梯,连接着上面的火神台,旁边就是莱芜园,已经有人陆陆续续进去了。
这一天下来,光收门票也能赚个盆满钵满。
“顺子,走,过去瞧瞧。”
苏二人穿过人群,来到莱芜园,老板剃着光头,穿着黑色的棉袄在门口收钱,也有不少人从里面出来,大都是空手而归,只有极少数的挖到了东西,那东西只有大拇指一般大,都是石僵,与其说是玉,不如说是石头。
但是捡到的人很开心,捧在手里跟宝贝一样。
“小伙子,进去求个福缘嘛?”老板笑嘻嘻的,看着他们俩。
“多少钱?”
“哎,俗气,咱们这不讲钱,讲缘。”
“那多少元一缘?”
“一个福缘八块八,我看你俩跟怪有缘嘞,俩人一起算你十六块,咋样?”
顺子掰着手指头算算,这样便宜了一块六,还挺划算。
“老板,等会要是缘多了,能回收是吧?”苏阳得把话问清楚,免得出来了不认账,等于白盘。
老板笑呵呵,看这俩人也像是刚从外面回来的,现在从外地回老家的人,都喜欢求个福,求个缘。
“这个你放心,咱们这是正经莱芜玉,回收三十元一斤,只要你有缘,那就有元。”
苏阳笑笑:“放心吧老板,我妈从小就说我跟菩萨有缘。”
苏阳拍着顺子的膀子:“顺子,掏钱。”
顺子从兜里恋恋不舍的掏出十六块钱,慢悠悠的递过去,这特么可是一只野兔的钱。
俩人交完钱,老板从兜里掏出小红绳子绑在俩人手腕上。
你说你骗钱就骗钱,还整这该死的仪式感。
二人刚进门,老板喊住了俩人:“对了,你要求缘得带铲,铲子五块一把,你看....”
“说的也是。”苏阳准备回头去车上拿:“老板不用,我们带了铲子,这就去拿。”
“等等。”老板伸手拦住了俩人:“外来的铲子,火神爷爷不认,得必须是咱们这的火神铲,只要五块一把,用了火神铲,保证能有大机缘,到时候卖个百八十块钱的,还在乎这三块五块的?”
顺子:“奸商,十足的奸商...”
苏阳:“有道理,顺子掏钱。”
今天就当一次冤大头,让你小子给坑一次。
二人又付了十块钱,系着红绳子,拎着铲子终于走进了莱芜园。
园子的四周用围墙给围了起来,地方还挺大,占地也有十几亩,里面都是大大小小的坑,中间还有一个未拆完的木架,上面飘荡着一行字“莱芜玉矿,安全生产”,红旗子晒的发白,显然也有些年头了。
园子里足足有上百个人,大家在里面来来回回的用铲子掘土,这里的人显然没有挖玉经验,挖一个坑就换一个地方,跟苍蝇一样,在园子里逛来逛去。不像和田那样,逮到一个玉坑就排雷式的掘进。
“阳子,咱们从哪挖?”顺子拎着铲子一脸懵逼,这么大的地方就是挖一年,也挖不完。
苏阳看这地势,中间的矿坑是在园子中间,地势洼,被雨淋过,被填平后就下陷了几公分。
“先在这附近看看吧。”
苏阳随即往前走去,脑海中的系统默默开启,覆盖了方圆三十米的土地。
放眼全国四大名玉,六大宝石,这莱芜玉石都不占一类,属于细枝末梢的地方小门类,所以大多数人没听说过,不过就是这种小门类,在后世却慢慢声名鹊起,远销海外。
现在的莱芜玉每年的产量并不多,这并非山料,也非水料,而是一种土料,就是在土里形成的一种玉石。
这种料子大多呈现出土黄色,黑黄色,黑褐色,黑色或青色为主。
其实最有名的也不是莱芜玉,而是莱芜玉雕。
从两千年前的汉代开始,莱芜就是玉雕之城,在后世08年的时候,莱芜玉雕还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雕刻技艺,技法包括“圆、立、镂、透、衬、浮、线、巧、对比、分层、呼应、均衡、穿插”等技巧。这里不雕花鸟鱼虫,而是雕粗犷类的东西,比如神兽图腾、青铜器皿、壮丽山水、神仙人物等。
其中有很多响彻全国的玉雕招牌都出自莱芜,比如惜石斋,抱月楼,闻石铺等。在国际上,莱芜玉雕的作品反而比和田料卖的更好,这就得益于老外的特殊眼光了,可能是觉得土料更写实,更大气吧。
所以这里的玉雕作品和玉石本身的关系不大,原石可能价值几块块,但是玉雕卖上千也有可能。
而且这里的玉雕传承都是家族式,父传子,子传孙,这倒是很符合山东人的秉性,一把雕刀传三代,人走了刀还在。
顺子走了几步,便开始在地上扒拉了起来,莱芜玉比较好挖,都是松软的泥土,挖起来也不费劲。
没多大功夫,顺子就挖了几十公分。
周围的几个老大爷,在附近断断续续的出了一些货,在苏阳他们面前,接连挖出了三四个玉石。
让顺子看的一阵眼热。
老大爷还不忘跟苏阳他们搭讪:“小伙子,你们挖到了没?”
顺子摇摇头:“没有,大爷你挖到了?”
老大爷呵呵一笑,伸手亮出了手里的石头,其中最大的一块跟矿泉水瓶子一样,顺子一脸羡慕的拿在手上拎了拎,差不多一斤多重,门票钱起码是回来了。
不过苏阳觉得有些不对劲,这俩老头不实在啊,附近的几十个人都没有挖到,偏偏这俩人一挖一个准,有理由怀疑这俩人是托,跟老板八成是一伙的,叫玉托。
主要目的就是说别人能挖到,你挖不到,那是你人的问题,跟我的园子没关系。顺便还能宣传下口碑,回去就跟别人说,那谁在园子里挖了一块大玉石。况且一次挖不到,还可以刺激你下次再来挖。就跟钓鱼一样,别人一钓都是大板鲫,你特么回回空军,铁定要死磕到底。
没想到这年头还能遇到玉托。
顺子跟俩老头取完经之后,便回头拉着苏阳去了另一个方向:“阳子,刚才那俩老头说,地势高的地方有货,让咱们就从这挖。”
苏阳不禁摇摇头,这时代的人真特么心思单纯,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
果然不出所料,那俩老头看着门口又进来了新人,便默默地挪了过去,在人家的眼皮子底下又挖出了一块土松玉,惊的入园的人一脸不可思议,随即撅着屁股,手速飞快的干起来。
同样的套路也不知道坑了多少人。
苏阳开启系统后在园子里走了几十步,仍然没有任何反应,就算以前可能会有一些碎玉,但是现在进进出出那么多人,也是空空如也了。
不过就在这时。
“滴滴....”
苏阳走了一阵子,还以为这诺大的园子什么都没有,现在系统终于有了回应。
在系统的扫描面板中,浮现出一个青色的光点,而且不远处还有一个轻微的光点,从亮度上判断,大的价值最少在五百以上,小的也要一百多。
“真没想到在这还能捡到漏。”苏阳嘀咕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