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姑父和两个知青中午就回来了。 白雪姐并没有买太多,就是一些生活必需品。 都是会过日子的人呢。 她也没带回来包裹。 肯定是还没邮到。 现在的邮寄速度真慢的让人抓心挠肝。 特别是蔡丹享受过当时达的快捷物流,一比较真的是天上地下。 还好一时半会的她也用不到邮东西。 快慢就和她关系不大了。 蔡丹三兄妹帮白雪搬完了东西。 最笨重的就是个带锁的旧木箱。 估计是在旧品回收站弄的,上面可是明显能看到修补的痕迹。 如今人们都穷,东西坏了也是不会扔的,都要送到旧品回收站换点钱。 蚊子腿再小也是肉嘛。 旧货进了回收站,比如残破的家具,就有人简单修补,材料也都是就地选材。 然后再便宜卖了。 “白雪姐,赶紧吃饭吧。”蔡丹喊道。 蔡母和蔡五哥也纷纷招呼。 蔡母还留蔡姑父吃饭,蔡姑父哪里肯,只说家都里做好了正等他呢,将两块骨头放下就走了。 蔡五哥真猜对了,蔡母真让蔡姑父帮忙买肉了。 不过黑市没有,最后在供销社买了两根剔的很干净的猪骨头。 价格很是便宜,八分一斤,还不要票。 但是愿意买的不多,无他,是真没肉。 比啃过的还干净。 蔡丹却很喜欢,准备回头熬骨头汤。 到时候不管直接喝汤还是用来做高汤都是可以的。 不过中午显然是吃不上了。 但中午吃的也不差,她做了二合面的发面饼和海带汤。 海带是蔡姑父特意买的。 很大一卷干海带,能吃好久。 说是治病的,孩子吃这个不得大脖子病,托那种跑长途车的师傅买的。 本身价格不贵,贵在搭人情上了。 蔡母给钱蔡姑父不收,最后送了三十个咸鸡蛋。 蔡丹第二波就腌了三十个,都送了。 不过她一点怨言都没有就是了。 她可不想得大脖子病。 “是海带汤啊。”白雪很是惊喜的喝了一大口,“味道真不错。” 蔡五哥眨眨眼,“白雪姐,你认识海带?你去过海边?” 白雪摇摇头,“我可没去过,不过京城有卖干海带的。” 蔡五哥有些失望。 蔡丹却在心下点头,京城作为首都,即使在这个年代,也是全国物品的集中之地。 有干海带卖一点不稀奇。 毕竟津城就靠海,离京城也不算远。 “再吃一个,做的多呢。”蔡母见白雪只吃了一个饼就不肯伸手了,忙替她又拿了一个。 嘴上说道,“我们虽是农村,没有京城好,可有田地,饿不着肚子,你就放心吃吧。” 白雪腼腆一笑,“我真胃口不大,又喝了那么多海带汤,我要一小半就够了。” 白雪亲手将发面饼掰开,她留了大概三分之一。 剩下的被蔡五哥接了过去,“白雪姐,给我。” 蔡母瞪眼,“饭盆里有呢,拿你白雪姐的干啥!” “二婶,我真饱了!”白雪赶紧打圆场。 蔡丹也是吃了一个饼,然后喝了两大碗汤。 她做的海带汤可真不赖。 因为她又双叒放油了。 她将海带泡发、清洗、切丝之后,放进油锅爆炒了,然后添水煮的,可不是直接水煮。 别看就多一步,味道相差好多。 如果是香油,再加点豆腐就更好了。 吃过饭后,白雪要去新房子看看。 蔡母就让蔡丹陪着去。 蔡五哥主动要求跟着。 蔡母也没拦着。 半路上白雪就开始问了,“咱们大队有多少地啊?” 蔡丹自然知道,她从蔡爷爷和蔡姑父那听来的。 觉得很有用就记下来了。 四大队一共有水田四百二十亩,旱地一千五百百多亩。 不过她不能讲,小孩子可不会关心这个。 她不讲,蔡五哥更没概念,只说,“村子外头都是我们大队的地,可多可多了。” 这话和废话一样。 蔡丹扭头瞄了眼白雪,见她并没有失望的表情。 就知道她也许早就预料到了。 果然白雪又开始问了,“咱们大队是挺富足的,我看家家养了那么多鸡和猪。” 蔡丹立马警觉心起,“那不是家里的,是集体的。” 白雪喃喃,“集体的?” 蔡五哥解释道,“我们帮着集体养鸡、养猪,是给我们记工分的。我们有集体养殖场,可是那些…” 蔡五哥抓脸,有些着急,他给忘了“称呼”了。 蔡丹这时候和五哥心有灵犀,“县城的农畜站的干部说了,最好不要一起养,容易得病,我们怕鸡和猪都死了,就都给分开了。” 蔡五哥连连点头,“对,就是干部说的。” 白雪恍然的点头。 “不过每家也是可以养鸡的,可以养五只,白雪姐你也可以养啊,很容易的,一天就有五个鸡蛋了,多好!”蔡丹故意歪到其他的话题上。 蔡五哥也觉得养鸡好,“我三妹养鸡超厉害,你可以问她。” 白雪摆手,“我可不会。” 蔡丹也没再劝,反正她也是随口一说,“白雪姐到了。” 再次佩服蔡姑父的远见卓识。 在学校附近给盖了两所土坯房。 每间房子都有东西屋。 很是宽敞。 这还不算,还给围了围墙。 前院不小,后边更大。 蔡丹猜测,那应该是他们的自留地。 “白雪姐,你可以种菜,再种点地瓜、土豆啥的。”蔡丹真诚建议道。 后院大概有她家的三分之一吧,要是全种菜的话肯定吃不了。 “种菜?”白雪抹了下额头。 这活儿她也是不会的。 “我姑父想的可周到,给你们盖俩厕所呢。”蔡丹夸赞自家姑父来毫不心虚。 她姑父为了引进高端人才也是煞费苦心呢。 白雪进厕所看了圈,还挺满意。 毕竟还没用,很是干净。 屋没锁,她们直接进去了。 厨房俩灶台就安了一口铁锅。 厨房很是空荡,除了俩灶台啥也没有,自然也没啥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