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事说起来容易,操作起来难度也不小。 归根到底,蔡姑父功劳颇大。 队员们也是心明镜似的,要不然也不会那么信任蔡姑父。 屡次往外借钱。 现在蔡姑父的威望比蔡爷爷还高,说句一言九鼎也不为过。 蔡四哥将牛车赶回了牛棚,还将车给卸了,把牛拴好。 回头还要送些好吃的过来。 这是惯例。 谁家用牛车都要和蔡姑父说一声,他同意了才能用。 也不能白用,哪怕给一背篓新鲜的野草呢,反正要有所表示。 现在可没嫩草,蔡四哥准备回头拿点糠皮,再抓把蚯蚓粉。 蔡五哥拎着空土筐往家走。 为了抄近路,他们直接迈的上水沟。 现在上水沟没多少水,而且也冻冰了。 肯定是能走的。 不过有的地段有厚积雪,得小心一些。 不过有人就喜欢作啊! “三妹,看我雪上飘!”蔡五哥炸着手,故意往雪上踩。 积雪时间长了,最上面一层就被冻成了一层厚壳。 其实能承受一些重量的。 村里有些小孩就故意往上踩,看谁掉不下去。 没想到蔡五哥也这么无聊。 就听“噗”一声,整个人就陷下去了。 好在雪不算太深,刚没到大腿根。 蔡丹和蔡四哥知道没危险,都有些看热闹的心。 蔡五哥自觉有些丢脸,嘟囔着,“我没弄好…” 自己很是艰难的爬了出来。 蔡丹还不忘泼冷水,“你鞋子里肯定灌雪了,回头都得湿了,看娘骂不骂你!” 让他嘚瑟。 蔡五哥有些傻眼,低头看了眼自己的新鞋,这时候知道心疼了,使劲跺脚,“你们快点啊!我走了。” 他要赶紧回家烤鞋去。 说完就要跑。 蔡四哥突然来了句,“你钱没掉雪窝子里吧。” 蔡五哥立马站住了,低头看看自己的衣兜,又看了看雪窝子。 蔡丹没忍住笑了,她四哥有点蔫吧坏啊! 作者有话要说:家里来客人,帮婆婆做饭来着,晚点抱歉。 第67章又过年 这个新年,蔡丹她们娘四个仍然是和蔡爷奶一起过的。 今年开心事更多,比如蔡姑姑终于怀孕了,比如砖瓦厂到底开成了。 年午饭格外的丰盛,还有一道纯肉丸子,受到了所有人的喜爱。 蔡丹也分到了半个,全给吃了。 吃的满嘴油,很是过瘾。 吃完了午饭也没着急回来,就在那边喝茶聊天。 这茶叶也是往年没有的。 “明年小睿、小励就要上初中了,天天走着去有些远啊。”蔡姑父突然冒出这么一句。 蔡五哥不是很在乎,“没事,我和四哥能跑。” 蔡丹却是听出点意思,不过没着急插话。 蔡姑父说道,“粮库的吴站长说帮我弄张自行车票,二嫂,你们要不?” 蔡母自然是想要的,但是,“还是你留着吧,你经常去镇上、县里的,有辆自行车也方便。别人家孩子能(去镇上)上学,他们也行。” 蔡姑父笑了,“县长说奖励我张自行车票呢,我也买。” 蔡爷爷很是高兴,“买,都买,现在家里有钱。” 蔡姑姑也很高兴,家里就要有自行车了。 蔡四哥、蔡五哥互相捅捅咕咕的,也是兴奋的不行。 蔡丹也理解,如今的自行车和后世的豪车也差不多,哪有人不喜欢呢。 就是她也是喜欢的,多方便啊。 蔡母知道蔡姑父还有自行车票,也就不推辞了,“那就谢谢他姑父了,我们买!” “我还不会骑呢。”蔡五哥这算是甜蜜的苦恼了。 “学呗,我也不会。”蔡姑父说完大笑。 蔡丹积极要求,“我也学。” 其实她是会的,但是如今的自行车都是二八杠,不是共享单车款的,她怕hold不住,所以要重新学学。 蔡母笑容满面的点头,“都学,都学。” “一辆自行车得一百四五。”蔡姑父的意思是让蔡母提前准备一下。 蔡母连连点头,“有的,有的。” 蔡姑姑逗趣,“看来二嫂没少卖鸡蛋。” “嗯,家里鸡争气,下蛋可勤快了。”蔡母觉得和孩子们天天喂蚯蚓有关。 “有了自行车,他们哥俩去初中就方便了。到时候可要把自行车放好,有人偷的。”蔡姑姑对着俩喜笑颜开的侄子说道。 俩小子立马就苦恼上了,都有不骑的心思了。 要是被偷了,可不要心疼死。 蔡姑父帮着想办法,“没事,回头和老师们的自行车放一起就是了。” 蔡丹翻了个白眼,这担心的可够长远的,自行车还没影呢,就担心会不会丢,是不是太过杞人忧天了。 还是换个新话题吧,“姑父,明年咱们大队还有什么新措施?” 蔡丹其实挺好奇的,因为她姑父是个爱搞事的,几乎年年搞新花样,她才有此一问。 没想到蔡姑父居然摇头了,“不做别的了,把砖瓦厂守好,争取三五年内让四大队所有队员家都住上砖瓦房。” 蔡爷爷吐一口烟圈,“那肯定能,咱们大队没有败家的,都是好好过日子的人。” 蔡奶奶也说,“这就很好了,以前都不敢想。” 蔡五哥嘿嘿,“要是一年再多杀两回猪就好了。” 蔡母笑骂,“就惦记吃!” 蔡姑父一点不生气,“多杀几头猪也不是不行,主要是大队的猪崽都是差不多同时养的,要是杀太早我也舍不得,跟别人换还搭人情。以后看看能不能将大队养的猪分批了,我也愿意多杀两回,我也想吃肉啊。” 蔡母赶紧说,“现在吃的够好了,以前分那点油票也能吃一年,现在又是换油又是荤油的还不够吃,以前鸡蛋谁舍得吃,都拿去换盐换火柴、针线了,现在家里隔三差五就吃鸡蛋。” 蔡奶奶也说,“都这样,以前哪里舍得煎鸡蛋,多费油,现在这俩…”看了看蔡姑姑和蔡姑父,“都爱吃煎的。” 蔡姑姑捧着肚子,“娘,不是我馋,是他馋。” 蔡丹傻眼,她姑姑有点坑儿子(闺女)啊! 蔡奶奶哼,“要不是看我乖孙,谁理你。” 蔡姑父立马开始圆场,“爹娘,我准备过了十五带红去趟县城。” “她还大肚子呢,让她去干啥?”蔡奶奶很是不乐意。 “就是带她去医院检查检查。”蔡姑父立马解释道。 蔡奶奶也知道这是女婿对闺女好,“用得着么,娃在肚子里能看啥。” 蔡丹知道的,即使孩子在肚子里也是能检查很多的。 比如是不是健康。 不过现在还没那么先进的设备吧。 所以她也说不好。 “就是找老大夫给号号脉,脉象好也安心。”蔡姑父很是坚持。 蔡爷爷拍板,“那就去,赶牛车去,慢点赶没事。” 蔡姑父高兴的答应了下来,“哎。” “爹、娘,咱家明年就盖房吧,等红孩子生了就能住上了。”蔡姑父这是想要第一个了。 蔡爷爷烟都不抽了,看了眼蔡奶奶,“工分换砖瓦不够吧。咱们家就你工分多。” 而且不是要买自行车么,剩的钱可能不够盖房子的。 蔡姑父并不在意,“没事,可以赊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