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家现在小日子过得十分不错。 有蔡母和蔡丹两人挣工分。 蔡四哥、蔡五哥不允许钓鱼,全部精力豆用在读书上。 今年七月,他们要进行小升初考试。 他们也是四大队第一批小学毕业生。 四大队适龄学生不少,因为家家都会生很多孩子。 如今连主席都提倡人多力量大,不多生才奇怪呢。 学员多,但是本身上过学的不多。 所以就造成了一个现象,四大队一二三年级人多的教室塞不下,四五年级小猫两三只。 这次能够获得小学毕业证的算上蔡四哥、蔡五哥才四个人。 其中准备继续念的就蔡四哥、蔡五哥。 另外两个倒不是家里供不起。 而是年级太大了,准备回去结婚养崽了。 他们本身也很有自知之明,成绩马马虎虎,考初中很悬。 所以对蔡四、五哥这俩独苗,不但蔡母重视,两位老师重视,就连蔡姑父都放话了。 要是两人能考全镇前十,就给一大笔工分奖励,名次越高,工分越多。 而且这个奖励会成为惯例,以后的孩子都可以享受。 在蔡五哥了解到考全镇第一给五百工分后,不用人看着,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之中。 五月中旬,蔡姑姑就被送去了市里医院待产。 双胎容易早产,加上后期蔡姑姑补的太好,肚子大的有些过分,蔡姑父也有些怕了。 不得不又去麻烦老大夫。 在蔡姑父心里,老大夫就是主心骨。 最后的结果证明,蔡姑父的决定很是…英明神武。 蔡姑姑胎位不正,根本无法顺产,最后弄的剖腹产。 蔡丹听到的时候还以为幻听,是她知道的那个剖腹产么,原来华国这么早就有了。 华国是有一些先进技术的,只不过不够普及罢了。 一下生了俩儿子,又是拿刀割出来的(队员们的形象理解)。 蔡姑姑家一下子成了热门。 蔡丹她们没凑热闹,她们晚上过去的。 “小健、小康都睡了。”蔡姑姑精神很好。 蔡母赶紧小声说,“让他们睡,我看两眼。” 蔡丹他们三兄妹也跟着看。 蔡丹用手比划了下,“姑姑,小健比小康大了一圈啊。” 太明显了,简直是肉眼可见。 “恩,你们姑父说小健太能抢吃的了。”蔡姑姑嘴角翘着。 胜利哥还说以后喂儿子先喂小康,至于小健在肚子里已经占了很多便宜了。 蔡五哥趴在炕沿上,被蔡母拉了下,“你别碰弟弟啊。” 蔡姑姑赶紧说,“没事,可能睡了,屋里有动静也不醒。” 这时候蔡姑父进来了,手里端着一个大海碗。 蔡丹抽抽鼻子,又甜腻又香的味道。 什么好吃的。 蔡姑父和蔡母打了声招呼,“二嫂。” 然后就将碗端给蔡姑姑,“娘给做的红糖鸡蛋,赶紧趁热吃了吧。” 蔡母也说,“得多吃点好的,你有两个孩子要喂奶呢,这俩小子口壮不壮?” 蔡姑姑边吃边抱怨,“都可能吃了,我觉得奶根本都不够用,还好有两袋奶粉能顶一顶。” 蔡母皱着眉头,“那你得多喝些汤水啊。” 蔡姑父插话,“我整了几个鱼篓准备捞点鱼,鱼汤最下奶了。” 蔡母点头,“那个是好。” 蔡姑姑吃的很快,一大碗红糖鸡蛋很快吃完了。 蔡姑父又给送出去了。 “姑姑,俩弟弟长的很像。”蔡五哥心话,都挺丑的,像俩小老头。 可这是弟弟啊,丑点他也不嫌弃。 “能不像么,可是双胞胎。”蔡母就着油灯看的仔细,“这眼缝够长的,以后的眼睛小不了。” 蔡丹:不是她杠,双胎胎也有不像的!什么同卵、异卵的。 “希望他们都随我,是大双眼皮儿。”蔡姑姑看着儿子小脸乐呵呵的。 俩儿子还没睁眼呢。 蔡母点头,“肯定的,咱家孩子都是双眼皮。就是他姑父也是双眼皮儿,只不过是内双,看的不是很明显。” 蔡姑姑吐槽,“他那个双眼皮是白长了,一点没显出眼睛大来。” 蔡母坐在蔡姑姑身边,轻声问道,“咋还动刀了?” 蔡母不懂啥叫剖腹产,但她也知道一个道理,这一开刀事儿就大了,元气就散了,对人可不好的。 蔡姑姑叹了气,“当时是小健太大,加上胎位不正,我又没劲了,医生觉得生不了了,就给弄的剖腹产,孩他爹也干脆,立马同意了,得回剖了,医生说小康脖子套着肠子,特别危险。” 蔡母也是脸色变色,作为生过孩子的母亲,她太知道生孩子的难了。“哎,生下来就好。红啊,你这一下子有俩儿子了,也别着急往下生了,多养几年啊。” 蔡姑姑点头,“医生也和我说了,两三年内不要再生了。” 蔡姑姑并没有多说,那个医生其实还说了很多,说第二胎最好仍然是剖腹产,如果自己生的话可能也会有危险的。 她也听的懵懵的,不是太懂。 “你们都看好了吧,咱们明个再来。”蔡母起身,招呼三个趴着看娃的三兄妹。 “二嫂多待会儿呗,现在还早呢,我白天净睡觉了,不累的。”蔡姑姑留客。 蔡母赶紧摁住她,“你可别动,我明天还过来呢。你多睡睡,小孩睡你就跟着睡,要不醒了且折腾你呢,你这一晚上要起好几回喂奶呢,可睡不好。” 蔡丹纷纷和蔡姑姑摆手告辞。 到了厨房,看到蔡姑父在烧火。 “姑父,你这是干啥呢?”蔡五哥好奇啊。 “烧点热水,烫烫尿布。”蔡姑父笑着回答。 蔡丹觉得蔡姑父是有儿万事足。 那嘴巴咧的,就没合上过。 “姑父,明个去砖瓦厂不?”蔡丹问了句。 她这边还有账本要汇报呢。 “会去一趟,待不了太长时间。”他要回家帮着伺候媳妇月子呢。 “孩他姑父,我们明个再来,爹娘那你说一声,我们就不过去了。那个鸡留不了多久,明个就给红炖了吧。”蔡母这次过来拿了五十个鸡蛋和一只母鸡。 虽然不想杀母鸡,但是家里没公鸡了。 母子(女)四人踏着月色往家里走去。 “原来孩子是从肚子里出来的。”蔡五哥突然来了这么一句。 眼睛瞪圆的瞅着蔡母,表情愤愤,“你看你不说我哥是灶坑捡来的,我是土筐里捡来的么。” 所以这些都是骗人的。 蔡丹噗嗤一声笑了,实在没忍住。 蔡五哥扭头瞪她,“三妹,你是灰堆捡的。” 蔡丹捂着嘴,笑的抽抽了。 蔡四哥表情也有些复杂,眼神不自觉地瞄向蔡母的肚子。 蔡母很是尴尬,这个真不好解释。“大家伙都这么说。” 其实还有说从脚跟底掏出来的。 蔡五哥也没深究的意思,叹口气,“女的好惨,生回孩子割一刀,得多疼啊。” 蔡丹哭笑不得,因为蔡五哥居然再用怜悯的目光在暼她。 想的还挺长远。 蔡母也有些纠结,有心想解释,又怕儿子刨根问底儿,因为有些话真的没法说,但也不想给儿子造成这么大的误解,只能含糊说道,“生孩子也不都是要动刀的。快点走,回去睡觉!” 蔡丹就知道,她娘一不想再说就会用这招。 华国人太含蓄了,对某些方面更是讳莫如深。 其实不只这个年代,就是后世信息大爆炸,父母们对这个话题也是能不谈就不谈的。 好在后世的孩子们猴精猴精的,不再相信“垃圾堆捡的(灰堆变垃圾堆,很是与时俱进)”这种传承似的谎言了。 第73章结婚招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