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节(1 / 1)

蔡丹在老大夫那里补充了一波营养就回去安安心心的工作了。
  还念叨蔡姑父怎么没来,她有事情要报告呢。
  她还不知道今天蔡姑父在开一个重要会议,至少对四大队的未来影响深远。
  蔡姑父那边会议还在继续,他先扭转了一些老人的思维误区。
  认为一家子必须抱团才能不挨欺负。
  蔡姑父用事实讲话,告诉他们四大队是个和谐有爱的大家庭,有他看着,谁也不会被欺负。
  而且还用房基地做饵。
  只有同意分家的才能得到,而且数量有限,手慢可能就申请不上。
  这还不算完,蔡姑父又将砖瓦可以赊账说了出来。
  也就是说明年可以大面积盖砖瓦房了。
  虽然没说答应分家的可以优先。
  但是大家心里都有数。
  最后蔡姑父将那套养老法祭了出来。
  所谓养老法就是让老年人自动领取儿女工分的一成到一成半。
  这样老年人就不用看儿女的脸色。
  他们会活的更自在。
  果然这个法子一出来,几位叔爷再不反对了。
  这法子就是给了他们保障啊。
  二叔爷当场给几个孙子、孙女申请房基地。
  蔡姑父给记录上了。
  还念叨着房基地不够的话。
  不少人开始跟风。
  蔡姑父却不肯再记录,只让他们回家商量好再说。
  这天四大队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分家大作战。
  有些夸张了,还是挺和谐的。
  毕竟之前就有分家的说法了,这次只是更彻底一些罢了。
  大部分小辈都是愿意分家的,所以并不算多生枝节,这样自然就和谐了。
  这事成了村子里最热的话题。
  连专心上工和上学的蔡丹、蔡四哥、蔡五哥也都知道了。
  晚饭的时候一家人是一边吃饭一边讨论。
  “哈哈…以后再分肉,咱家绝对排前头。”蔡五哥乐的不行。
  他家虽然只有两个人挣工分,但是今年工分总合却不低。
  三妹一天十二个工分,算是最高的了。
  还有娘每天六个工分。
  她们冬天也是有的,比别人多挣好几个月,加起来不少了。
  他和四哥小升初考的好,姑父还奖励了那么多工分。
  还有平时养猪的、捡柴的,零零总总加起来要比往年多不少。
  之前分粮食的时候,他就发现他家位置移前了。
  如果其他人家再分家,他家绝对会再次前进一大步。
  哟呵!他家居然也有领先的一天,真的是风水轮流转啊。
  蔡丹立马领会了蔡五哥的意思,“那必须的!”
  都是小家庭比拼,她家不虚。
  蔡四哥也扬起了嘴角,很是高兴。
  蔡母也被感染了,“今年咱家工分不少。丹丫头,账上有多少钱?”
  蔡丹摇头,“不能说,姑父让我保密的。”
  蔡五哥不放弃,“我们又不是外人,说说。”
  蔡丹继续摇头,“这叫职业操守,我一天十二个工分不是白来的。”
  蔡母赶紧拦着,“不问了,不问了,反正年前要分红的,多少到时候就知道了。”
  蔡五哥撅嘴,“我想知道今年一个工分到底值不值三分钱啊。”
  蔡母三人又不自觉的看向蔡丹。
  蔡丹捂着耳朵,“不许问我,我不知道。”
  她怎么能不知道呢,最近她就在做总账。
  自从姑父发现她账做的好之后,差不多将全大队的账本都交给她做了。
  所以她一天拿十二个工分一点不虚的。
  今年账上有钱,但是债也不少。
  主要是一百多头羊的欠款。
  总账还没做完,但是她心里有数的,今年够呛能达到一个工分三分了。
  毕竟之前又盖了一个中窑。
  又打了三口公共井。
  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支出,看一样是不多,加起来也很可观。
  不过她觉得今年蔡姑父会分红,因为去年没分。
  而且明年要大面积的盖房,还都分家了,需要盖房的人更多了,虽然可以赊欠砖瓦,但是手里也得有点钱啊,要不然也不敢盖房啊。
  蔡姑父鼓励他们分家,就不会想不到这点。
  所以这分红肯定会有的。
  她甚至觉得,蔡姑父不会着急还债。
  会先把钱分了。
  那样的话,一个工分差不多就够三分钱了。
  至于债务,大可以明年再还。
  不过这些都是要蔡姑父做决定的,她不会往外乱说的。
  她能做四大队的会计兼职小秘书,还不是因为她懂事,知道啥能说啥不能说。
  蔡五哥眼珠一转,“三妹,如果…我是说如果分红,得哪天啊?”
  “年前的某一天。”她哪里说得准。
  蔡五哥哼了声,这个答案显然不是他想听到的。
  蔡丹也不愿意他再刨根问底,赶紧转移了话题,“我和你们讲,姑父要将后街那个大水泡填起来,以后你们就没法钓鱼了。”
  蔡母恍然,“早就听说那边要弄新房基地。之前把芦苇荡给割了,加上水泡子,那地方正经不小呢。”
  蔡丹点头,“姑父算过,差不多可以弄三排,每排七八户,不少了。”
  蔡母在心里算了下,“还不够吧?”
  蔡四哥很是肯定的说道,“肯定不够。”
  蔡丹支着下巴叹气,谁让姑父太能忽悠了。
  据说老人连大儿子都给分出去了。
  因为可以领取儿女的工分让老人们腰杆直,他们更愿意自己过日子,而不是按照传统和大儿子一起住。
  不知道是做戏还是老人就这么想的。
  这样的人家还不少。
  就需要更多的房基地。
  谁也不傻,都能看得出来,随着四大队人员增加,这房基地只会越来越珍贵。
  趁着有机会自然是赶紧占下来。
  不能说他们做错了。
  只是这样房基地的压力就大了。
  主要是蔡姑父一直按照老规矩分房基地。
  就是房子自留地一起分。
  盖房子不需要太大的地方,特别是很多家庭预算不多,打算就盖一间房,这能占多少地方。
  但是前后院加自留地一起,这地方就大了。
  其实完全可以缩小面积。
  将自留地划分到别处。
  不过这样自留地种菜就不方便了,人们肯定不愿意。
  她也不能站着说话不腰疼,要是她家被这样分,也要嘟囔的。
  以前的人家都不是,为啥她们就是。
  蔡姑父一碗水端不平要出问题的。
  那么问题来了,按照老规矩,这房基地从哪来。

最新小说: 娘娘颇得圣眷 穿成冷宫废后去养娃 七零新婚夜:带空间嫁哑汉 我是死遁文里的女配 少奶奶制霸九零年代 穿越红楼:重铸贾府荣光 无奈!爹系男友偏要宠我肿么办 甜蜜军婚女将军在七零被撩了 快穿,小狐狸被主神反攻了 韶光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