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的,今年咱们很有钱。”蔡丹也是知道这个情况的。 现在账上富的流油,主要是队员们的欠款,大部分都还了不少。 加在一起很是可观。 另外砖瓦厂、日化厂都很能挣钱。 “我回头去问问,要是能买到设备,年前就能弄起来。”蔡姑父动作一向快速。 既然做了决定就不拖拉。 “我就是有点好奇,真把练习册做出来了,你怎么卖呢?”蔡姑父没想出来。 就算练习册编写的好,定价高卖的也贵。 但是买的人能多么,普通学生买不起,老师可能会买一本,然后拿着练习册给学生出题,或者是学校买一本,这才是正常现象。 如果老师不在意学生成绩,学校还穷,甚至一本也卖不出去,这也正常。 本县城还好跑,骑个自行车就行,其他的省市就得坐车,可是车费、住宿的费用,吃饭的费用加起来可不便宜,确定卖练习册能挣出来? 而且谁去卖?这人选也不好找呢。 蔡丹自然就想到了,她有后世经验啊,所以这点小问题还是能解决的。 不就是路程远,信息不够通畅吗。 可以参考后世的外贸公司,不也是路程远,不好联系嘛,一般都是广撒网,不停的给对口公司发邮件发产品的价格之类的,人家有感兴趣的再慢慢谈。 她完全可以做参考。 “先找到教育局搞到各个学校的地址,然后给校长写信,对方有想法就会回信,可以□□。”如今的学校还是很有信誉的。 蔡姑父摸着下巴,“还能这样,有点意思。” “咱们的雪花膏也可以这样,不过可以改成打电话。”大的商店都有电话,那个更直接更方便。 蔡姑父又学到一招,心情十分不错,“县里的分部差不多落实下来了,你想不想去?” 蔡丹愣了下,这个问题他们讨论过,不是说找个年纪大的男性么,怎么让她去呢。 虽然县城很好,但是太乱,她一个如花似玉的小姑娘还是太危险了。“不去!”坚决不去。 她还要记账、学俄语呢。 蔡姑父又说到,“不让你一人去。” “那也不去,咋就非我不可了。”蔡丹不知道蔡姑父咋想的。 “总觉得你脑袋里有些奇思妙想,能帮上忙。”蔡姑父有些遗憾,“不去就不去吧。” “等分部有了,姑父把地址给我,以后写信卖练习册就留那个地址。”要不然村里的地址会让消费者们多想。 这很好理解,要是包装上写的上海,人们就会想到高级、高科技。 要是某村,人们甚至会担忧质量问题。 “行。”蔡姑父答应的痛快。“丹丫头,你给姑父参谋参谋,县长想让我在县里挂个职,你觉得我该不该答应。” 蔡丹眼珠滴溜溜的转,大脑开始快速分析,这还是第一次蔡姑父和她商量大事。 她要慎重考虑一下。 “姑父,我也不太懂啊,我就随便说说,你随便听听。其实这得看你想往哪个方面发展,你要是想从政的话,当然是答应,这可是捷径,如果没有那个意思,还是当大队长自在。”因为四大队几乎就是蔡姑父的一言堂啊。 他在村里可以说一不二。 去外头可不做不到。 蔡姑父爽朗大笑,“我可没那么大的野心,守着咱们这一亩三分地儿就得了。” 蔡丹觉得蔡姑父这是人间清醒。“其实这种选择以后未必不好。” 等十年运动结束之后,允许经济改制了,完全可以把他们这些厂子变成股份制,到时候大家伙一起投钱做大一起分红。 那时候蔡姑父就是大集团的董事长、领头人,要钱有钱要权有权,不比当一个小领导有舒服多啦! 不过这也是想象,多少集体经济最后都得不了好。 她们现在几个厂子、作坊想要做大做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主要是我不放心将这个摊子交给别人。”蔡姑父真不愿意,这都是他的心血。“丹丫头好好做。” 蔡丹可不想被压担子,她只想当财务总监,果断出卖蔡五哥。 亲哥就是用来出卖的,不亏心,“我五哥老吵吵接你班呢!” 蔡姑父仰头大笑,“他还差得远,等他把楚老师一身本事都学会了,再做出些成绩,把日化厂交给他还行。” “谢谢姑父培养!”蔡丹真心感谢。 “不用感谢,回头多给姑父出点主意,有时候这脑子转不开。”蔡姑父对于这个侄女是越发的看重了。 甚至心里遗憾,咋不是他亲闺女呢。 蔡丹拍着胸脯保证,“没问题。” 她眼光还是有的,毕竟有后世的熏陶。 蔡姑父又换了个话题,“信用社社长请我喝酒,让我把账上钱先存银行,我推说考虑一下,还没答应。” 蔡丹也没立马给意见。 要说如今存款利率也高,钱放在银行里可以钱生钱,但是如今的银行可不是国家银行,都是农村信用社,这个保不保险谁也不知道,万一出点问题呢。 后市的银行还有倒闭的呢。 “大社长请你了,怎么也得给个面子,可以存一部分。”蔡丹的建议是鸡蛋不能放到一个篮子里。 蔡姑父弯起嘴角,跟他预想的一样呢。“行,那就存一个整数。” “那我先把账记好了。”蔡丹不反对。 都说八十年代的万元户很稀罕,能上报纸,但是他们大队现在账上的钱早就超过一万了,马上就两万了,所以存一个整数完全不是问题。 就是,“会不会财露白?” 要是被惦记了就麻烦了,这世道还是乱啊。 “没事,我私下存,让他给保密。”本来就是帮忙,只要那个社长不蠢就不会大肆宣扬。 不过该知道的还是会知道,他也不能保证没人会眼红,打这笔钱的主意。 就是县长还曾开玩笑让他赞助一些呢。 可是这个社长是他要交好的,他总觉得以后用得着,不能得罪了。 未来四大队集体经济改制,扩大经营规模,这位已经荣升市行长的某人没少批条子,为几个工厂、公司腾飞提供了巨大钞能力。 自然这都是后话。 不得不说,蔡姑父这第六感真的是绝了。 作者有话要说:晚安。 第112章蔡四哥回家 “四哥,你回来啦!” 蔡丹本来还在记账,总感觉有人在看她,心里有点毛毛的。 冷丁的一抬头居然看到蔡四哥了。 很是有些惊喜,这是从省城回来啦。 蔡四哥也不在扒门口了,大步的走了进来,掏出一个纸包,“嗯,给你的。” “什么好东西啊。”蔡丹接过打开,“是肉脯啊!”迫不及待拿了一片咬了一口,“真好吃!” “说是几十年的手艺了,我就买了些,让娘和你们尝尝味道,还买了一些糕点,没带来,怕碎。”蔡四哥解释道。 “娘还不知道你回来了吧。”蔡丹猜测。 现在已经是下午了,蔡母应该在猪场。 蔡四哥坐下,拿着蔡丹的茶缸子喝了几口茶水解渴,“不知道,我将东西放下就过来了,刚才帮师傅收拾东西来着。” 蔡丹挑眉,所以她这是被顺便。 不过有肉干吃,谁还在乎顺便。 这样的“顺便”她巴不得再多一些。 “四哥,省城好不好?”蔡丹找了个话题。 主要是她不好意思一直闷头吃。 而且尝尝味也就得了,回头拿回家,大家一起吃才好。 “很好,不少楼房,还有汽车,我们还去了古城…”说起省城,蔡四哥很有谈性,显然也是很喜欢。“老师给我留了不少作业,回头要忙了。” “只要你喜欢就好。”蔡丹很为蔡四哥高兴。 她看的出来,四哥真的喜欢建筑。 他的那位老师也是有真材实料的,严师出高徒,四哥以后肯定差不多。 蔡四哥尴尬的笑笑,“老师总说我手笨,画画太差了。” 蔡丹在心里叹口气,如今能上学的人都不多,何况学才艺。 蔡四哥学建筑肯定离不开素描,可是他之前一点没接触过。 学的自然不快了。 这也没什么办法,只能是多加练习。 如果有个照相机就好了,可以把心仪的建筑照下来,慢慢欣赏仔细临摹。 可是照相机太少了,不好买呢。 估计价格还会十分美丽。 没见到整个县城就一个照相馆么,拍照价格是以元为单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