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他这个样子,刚有些缓过来的楚北伦,赶紧开口道。 “你不是还有什么要命的大事,我们不知道吧?” 他生怕差点把天捅个窟窿的卫允,再说出点什么更刺激的。 卫允苦笑的摇了摇头。 “岳父大人,莫伯父,我的大军,很快就要开往鹭阳,临章什么形势,你们也清楚。” “虽然我准备了后手,但新兵练成,还需要一段时间。” “若这段时间里,那些吃不上饭的北辽人再来劫掠,临章就危险了。” “我的意思,是你们几位,都随我搬去鹭阳,如此也好有个照应。”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若我起兵的事传到越王城,赵炳定会派人前往临章。” “凭此人睚眦必报的性格,断不会放过你们,如此,还是离开为妙。” 对面的楚潇然,赶紧跟着开口道。 “是啊,爹,允说得对,你们不能留在临章冒险了。” “况且您年龄也大了,女儿出嫁从夫,怎么能放心您一个人留在这?” 楚北伦想了想,又朝半辈子交情的莫呈源看了一眼。 “莫老兄,你怎么看?” 莫呈源方才已经考虑过了。 “他们说的是,我们留在临章,说不定还会拖累他们。” “再说了,你我都是生意人出身,你不是说,鹭阳还有些卫大……你女婿的生意吗?” “咱们也能帮着照看一二,你说呢?” 楚北伦慢慢点了点头。 “好,明天一早,咱就把田地和宅子都卖了,改天一同奔赴临章。” 就在这个时候,一时都没说话的司马郁,突然开口道。 “师傅,既然二位前辈精通商道,我们何不将作坊的生意,全都搬到鹭阳去?” “临章地狭民少,其发展空间,远不如鹭阳。” “再者两位前辈都是自己人,就算日后我等出兵远征,也不会有什么后顾之忧。” 楚北伦和莫呈源点头之余,楚潇然却有些踌躇。 “可若没有了这些生意,临章的百姓,岂不是还会过上之前的苦日子?” 生性善良的她,永远都忘不了,卫允没来前,临章是什么样的? 但司马郁方才的话,早让卫允想明白了一切。 “没错,司马郁说得对,就该如此。” “一旦我等起兵,临章就是我们的领地,而非东越的疆土。” “到时卫某轻徭薄赋,或者直接减免他几年赋税,如此,这的百姓,不就没问题了?” “而且虽作坊搬到鹭阳,但煤炭和铁矿石,还是要从临章运输。” “作坊里的民夫、绣工和裁缝,虽然没了营生,却可以从押运货物上找回来。” “至于穷凶极恶的北辽人。等挺过这段最艰难的时期,我非亲手灭了他们不可。” 看着他杀气腾腾的样子,释然了几分的楚潇然,轻轻的笑道。 “允,说得好,就这么办。” 边上的段秀,也被卫允说的战意十足。 “如果真有那天,我段秀必将带兵越境,亲手断了北辽人的根。” 边上老半天没说话的莫甜甜闻言,突然学着楚潇然的样子,朝段秀开口道。 “秀,说得好,就这么办。” 这一个“秀”字,让卫允刚喝进去的茶,噗的一声,全喷了出来。 从上回的你瞅啥,到这回的秀,他感觉这莫甜甜,傲娇的外表下,也有颗逗比的心。 了却了所有的事情后,卫允、段秀和司马郁,也就告辞了。 约莫三更时分,看着窗外的大雪,也不知在琢磨什么的卫允,这才慢慢睡了过去。 转天一早,城防营门口。 卫允和段秀赶到城防营的时候,三五成群的军士,正悄然议论着什么? “看见街上的告示了吧,听说又要征兵了。” “啥,又征兵,咱们这五万人,还不够收拾北辽人的?” “你懂个啥,看太爷这架势,恐怕是北辽大军要来了,哥几个,准备拼命吧。” “……” 对于这些人的议论,寒风中的卫允,除了命众人列队外,也没多说什么。 大半个时辰后,看着面前整齐而硕大的方阵,卫允问边上的莫甜甜道。 “莫姑娘,人马可都到齐了?” 莫甜甜轻轻的点了点头。 “一人不少,全部到齐了。” 说着,她明显又想到了什么。 “狗官,你待段秀如兄弟,以后就叫我甜甜吧。” 看着莫甜甜清澈的眼神,卫允不禁苦笑。 “既如此,那这狗官两个字,是不是也可以免了,我可是早就不做官了。” 对此,莫甜甜也没多纠缠。 “狗不狗官以后再说,人都到齐了,开始吧。” 苦笑之余,清了清嗓子的卫允,就朝面前的五万人,高声开了口。 “诸位城防营的兄弟,你们说说,自打你们到这,本县对你们如何?” 没办法,为了说服这些人,跟着他造反,他只能将县令的身份,又搬了出来。 听他这么问,整齐的方阵中,立时传来了七长八短的回应。 “这还用说吗,太爷是我见过最好的官。” “不错,没有太爷,哪有临章的今天?” “太爷剿灭土匪,救了多少百姓,您是整个临章的恩人。” “……” 高台上的卫允,十分满意的点了点头。 “本县再问你们,若有人想置本县于死地,你们怎么办?” 几乎没有片刻的迟疑,马上就有个胡子拉碴的军士,一脸火气的问道。 “何人这么胆子,竟敢想要太爷的命?” “太爷,那人是谁,什么身份?” “只要您一句话,大伙立马去剁了那畜生,对不对,弟兄们?” 听着众人整齐而肯定的答复,卫允高声莫测的笑了笑。 “这个人也还算有名,至于他的名字嘛。” 他语气一顿,随即轻描淡写的道。 “他叫赵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