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妃始终是献王的生母,凡事向着自己的亲生儿子,太正常不过了。”
“何况吕妃身死,多半就是太孙所为。”
“此后更是将吕妃一族,斩尽杀绝。”
“再以此为借口,出征清倭。”
“实际上,他想做的,就是借此打开‘海禁’。”
“他这种人,虽然有才华,能力亦不弱,可野心更大,不顾天下的安危,只图自己建功立业,青史留名。”
“昔日的隋炀帝,便是此等人物。”
“今日之太孙,不过是隋炀帝第二罢了。”
“我大明若交到他的手中,必亡无疑。”
黄子澄滔滔不绝的说着,言语间仿佛自己颇为正气,皆是忧国忧民之心。
“我辈读书人,自幼饱读圣贤书,当知江山社稷,绝计不可交到此等人手中。”
“陛下年龄大了,老眼昏花,被这等人欺骗,以致于立他为太孙。”
“如今唯一的办法,便是趁他还不曾正式登基,尽快将他扳倒。”
“让陛下改立献王为储君。”
“我此次之所以主动请缨出使倭国,就是为了说服倭王,出兵大明。”
“有了倭国施压,再请有志之士从朝堂内部发力,逼迫陛下废掉如今的太孙,改立献王。”
“我大明江山,方可高枕无忧。”
齐泰听他说完,冷冷看着他道:“你这是引狼入室!你可知如此一来,会引起多大的战祸,会有多少人因此而死吗?”
“你为了扶持献王,为了一己私利,为了获得从龙之功,不惜置大明江山于险境,置天下百姓于水火。”
“如此险恶用心,我齐泰又且能与你狼狈为奸,祸害大明!”
黄子澄仰天大笑,双泪滚滚,神情颇见悲愤之色:“我若是仅仅为了一己之私利,只想要从龙之功,便是随便找一个藩王的攀附,不也比扶持如今已被圈禁的献王要好吗?”
“没错,如此一来,我大明百姓确实会因此而死亡无数。”
“可哪怕死一百万人,死几百万人,只要能阻止如今的太孙殿下继位登基,那便是值得的。”
“他若是登基称帝,我大明必定天翻地覆。”
“到那时,又岂止是死一百万人这么简单!”
“再说,就算我不出使倭国,不说服倭国出兵,他不也打算远征倭国吗?”
“我大明与倭国之间的战争,仍是不可避免。”
“他自负自己有才,智略天下无双,只想开疆拓土,建功立业。恐怕他想要征服的,还不止一个倭国。”
“日后他一旦为帝,必然不断的远征海外及周边四夷诸国,为了他的帝王功业,让我大明陷入永远止境的战火之中。”
“隋炀帝殷鉴不远!”
“那时候,你一定会为你今日的选择而后悔。”
黄子澄双眸瞪着齐泰。
这一切,他已经陷入了疯狂,觉得自己所做所为,皆是为了大明,为了天下。
自己义无反顾。
在黄子澄看来,齐泰应该与自己是同路人。
齐泰愣了愣,看着黄子澄,默然不语。
很显然,他已经被黄子澄的歪理,说得有些心动了。
太孙殿下雄心勃勃,这一点任谁都可以看得出来。
太孙要改革变法,要改变过去诸多制度的心思,也丝毫不曾隐瞒。
可对传统的读书人来说,始终保持过去的制度不变,才是一名帝王应该做的事情。
那种充满雄心壮志,一心想要求变的君王,在读书人眼中,从来就不是一个好皇帝!
始皇暴虐,至子而亡。
汉武骄奢,国祚几绝。
至于王莽,隋炀帝等,更不用说。
这些人,都有能力,有野心,有抱负。
他们也确实做出了一番事业。
可最后的结果,至少在读书人眼中,秦始皇奋六世余烈统一天下,却又令秦朝灭亡。
从读书人保江山传承的角度来看,还不如不统一呢,那样至少秦朝偏安一隅的社稷,仍能延续。
汉武帝虽然打得匈奴抱头鼠窜,可也耗尽了汉朝的国力。
汉朝自此之后,便开始走向一步步走向衰亡。
隋炀帝更不用说了。
修大运河,三征高丽,一心只想建功立业,结果将隋帝国折腾没了。
帝王就应该垂拱而治,无为而治。
不变革,不折腾,也不追求任何功业。
这样才稳妥,这才是读书人以及天下豪绅眼中的好皇帝!
说到底,统治阶层都希望世界万古不变,永远如此。
国家的制度也是一样。
任谁当皇帝,都不要做任何改动。
他们就能世世代代,高高在上,不用担心阶层掉落。
儒家的治国理念,也正是基于这一点。
祖宗之法,千秋万世不改!
……
请收藏本站:https://www.kanshuc.cc。手机版:https://m.kanshuc.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