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时间,正挤在粮仓前买粮的百姓,发出了惊地动地欢呼声。
“谢太孙殿下!”
“还是太孙殿下好啊!”
“不用限购啦,那我今天得买一百斤。”
“看来朝廷并不缺粮啊,谁在造谣说粮价要上涨来着呢?”
“既然不缺粮,为什么苏州府之前还要限购呢?”
“他们就是故意制造恐慌吧?”
“对,肯定就是。他们是和太孙殿下作对,故意撒播谣言。”
“管它呢,买一点回去总不会错的。”
“既然不缺粮,我懒得排队,明天再来买啦。”
……
百姓们议论纷纷,各种说法都有。
老朱的脸色却是蓦然一变,问道:“眼下的国库里,有充足的粮食吗?”
吉垣苦笑道:“老爷,这奴婢也不知道啊。按理来说,国库是该有粮食,只要没人故将粮食买回去,大量存起来,咱大明不会缺粮。”
老朱的脸色更加阴沉了。
正常情况是不会缺粮,可如果有人故意抢购,囤积居奇,就不一样了。
每人每天限购十斤大米,至少还能保证供应,也可以防止有人大量收购囤积。
若是不加限制,情况便更不妙了。
朱允熥这个命令,固然能一时稳定人心,让老百姓不再恐慌,可若是由此而使国库的粮卖空了,那时候问题就更麻烦了。
蒋瓛在旁边道:“以前修筑城墙,都要用糯米砂浆。自从太孙殿下发明水泥,糯米砂浆便再也没用了。由此节省了许多粮食。国库里面原来准备用来制作糯米砂浆的糯米,都能出售给老百姓,不会缺粮。”
是啊。
咱的孙儿聪明绝顶,发明了水泥。
光这一项,就能帮朝廷省下数不清的粮食。
那便是说,如今的粮食,应该多多少少有点剩余。
老朱的心终于稍稍放松了一些。
因为敞开供应的缘故,许多人便不抢购了,渐渐散去。
老朱等人走到了前面,见到一名身着官服的小吏,便上前问道:“这位官爷,粮仓里可还有足够的粮?”
那名小吏转头上下打量着老朱,冷冷道:“你打听这些事干什么?要买粮就快些买,不买便赶紧走开,别在这里碍事。”
吉垣快步上前,往小吏衣袖塞了一点宝钞,笑道:“还请大人行个方便。”
小吏的手在袖子里使劲摸了摸,感受着钱的厚度,立刻便换了一张脸,露出笑容。
他放低声音道:“不瞒你们说,官仓里的粮食,已经不多了。”
“要不然,知府大人之前为何出告示要限制买粮呢?”
“现在太孙殿下还下令不许限购。”
“这粮仓里面的粮,用不了三五天,必定会售卖一空。”
“你们若是想买粮的话,就别犹豫了,等官仓里面的粮食卖完,那粮价保准得涨上天去。”
“我看你们也是生意人吧?想发财就抓紧买,过了这村,可就没有这店了。”
老朱吃了一惊,忙道:“刚才我看老百姓也没有买多少粮啊,放开限购后,反而有很多人回家去,不买了呢。”
小吏嘲笑道:“无知愚民,他们懂什么啊?”
“放开限购后,买粮的人是少了,可是大户们买得多啊!”
“那些豪绅商贾,一次就能买十几万斤。”
“又岂是他们十斤十斤买,能比得上的?”
老朱诧异道:“他们买这么多粮干嘛,家里多少人啊,能吃得完吗?”
小吏笑道:“你这话问得好生奇怪,谁说他们买回去要给自己家里人吃呢?”
“将官仓里的粮食都买空了,才能涨价卖粮。”
“到那时候,刚才那些十斤十斤买粮的百姓,就得花十倍甚至百倍的价格,去他们手上买粮了。”
说话间,有一名肥头大耳的商人走了过来,嚷嚷道:“来啊,给我买二十万斤大米。”
老朱走过去问道:“这位兄台买这么大米干甚?”
那肥胖商人头也不抬,道:“咱是生意人,自然是低买高卖,从中获利呗。太孙殿下不限购了,那咱就将粮仓里面的粮食全买了。”
“对!”很快又有一名商人过来,喊道:“我也买二十万斤!哈哈哈!刚刚去大明银行贷了款,这回本钱充足了,一定要将粮仓的粮都买下来,狠狠赚一笔。”
“我也一样,去大明银行借了钱。”第三名商人过来了,他似是前面两人认识,一见面点头打招呼示意:
“官府是不是以为咱们手上没本钱了啊?可咱们都是有产业的人,只要将宅子和田庄质押给大明银行,这银钱要多少,就有多少。”
“是啊!反正到时候稳赚不赔!哈哈哈!”
“哈哈哈!”
“哈哈哈!”
几人得意大笑。
旁边,老朱脸上的怒火已是快要压抑不住了。
他一拂袖,返身回到马车上。
“熥儿这是怎么办事的呢?”老朱恨恨道:“就这样任由那些奸商买空国库粮仓?还不许各地官府限购,他是意欲何为?”
蒋瓛沉声道:“太孙殿下应该是怕引起更大的恐慌,才下令不许限购,稳定民心。”
“可这些奸商,都是当地的地头蛇,他们的消息灵通得很。”
“衙门里到处都是他们的人。”
“粮仓里面多少粮食,很难瞒过他们。”
“想要和这些人唱空诚计,根本就不可能。”
老朱猛地一掌,狠狠拍在马车的坐椅上,道:“官商勾结,狼狈为奸,咱的大明,怎么就变成这样子呢?”
他气愤无比,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又怒道:“还有,熥儿的大明银行是怎么回事?都这个时候了,怎么能放贷款给那些奸商买粮呢?这不是胡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