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本网 > 穿越历史 > 退位让贤 > 第二百二十六章 大工程!大明的稀奇事!

第二百二十六章 大工程!大明的稀奇事!(2 / 2)

于是将他带在了身边,加以培养。

此前给老朱写信,就是杨荣代笔。

毕竟,朱允熥的毛笔字写得太差,而且笔迹一眼就会被老朱认出来。

既然老朱没以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而是用普通人的身份给《科学》期刊投稿,那朱允熥当然也用“编辑”身份和他通信了。

老朱还在赌着气呢,以孙子的名义写信,肯定就不会回信了。

因为代笔的缘故,杨荣也第一次接触到了经济学的知识。

顿时只觉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在此前的书籍里面,从不曾见过这方面的记载。

但听太孙殿下讲来,又极为在理,于治理国家,大有裨益。

有了开头,朱允熥也开脆趁得闲的时候,给杨荣讲各种经济学知识。

倒不是单纯为了培养他,而是朱允熥前世并非专业的经济学专业出身,那个时代信息发达,他又爱好兴趣广泛,便利用网络,零零散散听了一些在线课程,学了点经济学知识。

不够专业,所以不成体系。

此时正好通过讲述,来唤醒从前的回忆,理清思路。

这也是后世著名的“费曼学习法”,非常有效。

记录整理后,还可以通过与人交流查漏补缺,将从前的知识加以完善。

有杨荣记录,又省了自己亲自动手写的麻烦。

讲了一阵之后,朱允熥伸了一个懒腰,道:“今日便先说到这里吧。”

“你得空的时候,将本宫讲的内容好好归纳整理一下。”

杨荣连忙站起身来,躬身行礼道:“是!”

朱允熥挥了挥手,杨荣便退了下去。

十七岁时,他被选入府学读书,而今也不过二十岁。

本来也没机会这么快来国子监读书。

去年冬天,太孙殿下在国子监讲科学,轰动天下,自那之后,各级府学,州学,县学,都刮起了科学之风。

后来发生的一系列改革,更是促使不少学子干脆离开了国子监。

与此同时,因为朝廷国库充盈,教育拨款充足,国子监招收学生的数量不断上升。

要招更多的学员,自然会从下面补充。

就这样,杨荣得以提前几年进入国子监。

时代的一粒灰,压在普通人身上,就是一座大山。

但反过来说,时代的大风吹起时,同样也会将很多人送上天空。

让他们的命运轨迹,从此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朱允熥的一次讲课,大明刮起了新的大风,推动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

不知有多少人站在了风口上,借风上青云。

又不知有多少人被时代无情抛下。

杨荣没有想到的是,刚入国子监没多久,就会被夏原吉赏识。

更没有想到,遭到举荐后,太孙殿下竟然会将自己留在身边。

在太孙殿下这里听到的东西,学到的知识,完全颠覆了杨荣自小到大的认知。

从前在《大明日报》上看到太孙殿下的种种事迹,虽对此等天才人物有几分敬佩向往,却又觉得报纸所言不能尽信。

杨荣深知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道理,清楚日报上所记所载,多有美化之处。

如今真正到了太孙殿下身旁听命办事,才发现自己完全错了,大错特错了。

《大明日报》的宣传,确实不能尽信。

因为报纸上仅提供了一个观察视角,虽然将太孙殿下在某些方面吹得神乎其神,却说得并不详尽。

太孙殿下的知识之广博,所见之高瞻,远不是区区报纸记载所能言尽的。

自己虽自幼读书,但在太孙殿下面前,却宛如毫无见识的稚子。

故而,杨荣再不轻易发表任何见解,只是将太孙殿下所说的话,都牢牢记在心头,时常反复琢磨,疯狂汲取着知识。

……

朱允熥望向杨荣远处的背影,轻轻点头。

不愧是历史上能走到辅臣之位的人物,年龄比杨士奇还小了好几岁,不过才二十岁的年轻人,便有如此沉稳的性子,委实难得。

更重要的是,人非常聪明。

他讲经济学其实讲得残缺不全,有些知识甚至是似是而非。

若是换一个普通人,多半会听得云里雾里,甚至是不知所云。

但杨荣却能举一反三,从他的每一句话里揣磨出很多有用的知识。

有些错误之处,也能通过联系前后知识,自己修正。

这就是真正的天才了!

朱允熥心中想着,很快将心神收回,拿起桌面上放着的《每日简报》又看了看,目光不由得微微眯了起来。

各地粮仓的兴建,正在有条不紊的推进。

进度最快的,当然是金陵城,毕竟,制造局就在这里。

其他的如苏州,扬州,嘉兴,松江等繁华之地,建设得也一点都不慢。

而这些地方,恰恰是就大明最重要的粮食产地。

粮仓建好了,接下来,收天下粮食的重头戏,就该登场了。

……

“大明粮食署正式成立,从即日起,全国各地粮仓,皆由粮食署直管。”

金陵城的一间茶坊内,一名青衫男子正一边喝茶,一边拿着《大明日报》翻阅。

此时的茶坊,人声鼎沸,生意兴隆。

“你们说,这朝廷成立大明粮食署是什么意思啊?”青衫男子问旁边的人。

“你没看那报纸上面说吗?朝廷要给各地的官府减轻工作任务,以后这存储粮食的任务,便由粮食署直属管理。”

“和大明银行一样,各粮仓的仓吏皆由粮食署直接委派,与地方官府衙门再无瓜葛。”

有人拍桌道:“好啊,由粮食署直辖好。”

“以前那些地方官吏,打着‘雀鼠耗’的名义,可没有少从中捞取油水。”

“而今,他们再也捞不到钱财了。”

老朱虽然铁腕反腐,杀了许多贪官污吏,但一直没有收到他所想要的结果。

就是因为许多事情,到了执行层面,不得不留下很大的权力空间。

比如说,粮仓的‘雀鼠耗’,便是其中之一。

‘雀鼠耗’的实际损失有多大,朝廷是很难精确计算的,这给管粮仓的官吏留了操作空间。

这个空间越大,官吏便越能上下其手,钻空子捞好处。

反过来,权力空间越小,官吏越无法捞油水。

但很多事情,也会变得死板,无法变通处理。

这正如矛和盾,有利必有弊。

通讯条件决定了这个时代很多事情,不可能上报给上级再决定处理,必须要赋予下面自行处置的权力。

而这个“权力空间”,也就是腐败寻租空间。

封建王朝贪腐一直严重,这亦是最为关键的原因之一。

通讯条件制约了国家的管理。

后世通讯发达,一个电话便能直通,尚且普遍存在着“县官不如县管”的情况。

而对这个时代来说,“天高皇帝远”,这是非常现实的事情。

当然,还有很多制度建设的问题。

“那也不见得吧,难道粮食署的官吏,就不贪了吗?”有人反驳道。

“这还真不一样。”有人解释道:“咱听说粮食署由杨士奇杨大人暂行代管,此人正是之前主管大明银行之人,乃太孙殿下亲手提拨,极为了得。”

“大明银行自成立至今,你们可听说过,有像地方官吏那般贪污腐败频发吗?”

“据我所知,大明银行有专门的巡视人员,会不断进行巡查,所有账目皆会进行再三审计,查得那叫一个严格。”

“想从中捞点什么,很快就会被审计查出,那可就完蛋了。”

“估计粮食署也会如此。”

“没有了地方官府衙门的牵制,审计查核,内部处理,都会十分严格,不会有任何束手束脚之处,贪腐之事,自然会大减。”

旁边另一人补充道:“不止如此,眼下朝廷正在大量兴建新粮仓。”

“这些新粮仓,可不是原来的土仓,都是用水泥建筑而成,据说很多地方还用了钢筋加固。”

“防潮防水,通风干燥,且防范极严,老鼠根本就进不去。”

“据说,以后粮仓便再也没有什么‘雀鼠耗’了。”

“存进去多少粮食,一点都不许少。”

“那些粮官,想要捞油水,也没有地方可以捞了。”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热火朝天的讨论着。

“此事我也听说了,我一个兄弟,还亲自参与了新粮仓的建设。”

“与原来的老粮仓相比,新粮仓那才真叫规模庞大啊。”

“而且,这次朝廷要在全国各地建三千座的新粮仓。”

“加在一起,能储藏的粮食,得有原来的几十倍啦。”

“恐怕将天底下所有的粮食,都装进这些新粮仓里面,也装不满所有的粮仓。”

立即有人好奇道:“那朝廷建这么多新粮仓干嘛呢?”

话音刚落,此时茶坊外面有人进来,他亦是茶坊的熟客,与经常在里面喝茶的许多人都相识。

那人一进来,便笑道:“大伙儿都在啊,你们都听说了吗?如今咱大明有桩稀奇事了,今日大明粮食署正式成立,据说,粮食署还特意设了一个‘粮食银行’,以后大家伙不仅可以向银行存钱,还能向粮食署存粮食呢,你们说这事稀不稀奇?”

……

PS:两章合一起发了,这段时间有点忙,更新有时多有时少,但事情快结束了,过两天应该能每天万字更新爆发了(该说明为免费字数)。

请收藏本站:https://www.kanshuc.cc。手机版:https://m.kanshuc.cc

最新小说: 红楼:每年一百万叫我怎么花? 红楼之绮梦 穿成暴君的男妃 老子是最强皇帝 咸鱼天师他甜度超标 钓系美人成长指南 年代锦鲤文的炮灰大嫂重生了 心机助理要上位,全团绯闻满天飞 穿唐后,导师和我面面相觑 谍战:红色特工之代号不死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