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一刻起,十四个文明面对的就只剩下茫茫虚无了。
254万光年的如今只走了10万光年,而按照六级的航行水平,还要再走一万一千四百五十四年。不过这得是一刻不停的航行,显然大远航舰队做不到持续航行一万多年。
首先是连续工作的曲速引擎需要维护,其次是物资能量的补充。
以正常六级文明的科技水平,给一艘战舰加满燃料,最多也就能跑十万光年,之后就得停下来给战舰充能。
物资燃料来源便是那大规模的运输舰队。
按照各文明科学家的计算,如此庞大规模的运输舰队是足够那一两千万战舰使用的,也就是说,理论上大远航舰队可以抵达仙女座星系。
他们甚至都考虑到了一些特殊情况的损耗,比如故障损耗、虚空未知危险损耗等等,运输舰队能有如此规模,便是综合计算的结果。
但是有许多因素就算再怎么计算也无济于事,各文明也只能准备一些预案,以备不时之需。
而这样极长距离的远航,各文明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永远是燃料。
众所周知,路程越远,舰船所需的燃料就越多,可燃料越多舰船也就越重,舰船越重,驱动舰船所需的能量就越大,航行消耗也就越大。
而这个因素,就是影响一个六级文明、一艘六级文明战舰所能航行的最远距离的因素。
在这个因素的影响下,就算能把战舰造得大到以光年计,在没有中途补给的情况下,也无法突破极限距离。
除非、除非能探明希格斯质量机制的原理,掌握希格斯机制赋予物体质量的技术以及其反向应用技术,也就是消除物体的质量表现。
可惜的是,银河系这些文明都没有掌握这种技术,否则大远航也不会那么难了。
如果能把战舰搞成没有外在质量表现,然后内部又堆满了能量燃料,那可就是推着一个零质量的物体前进了。
然而希格斯机制并不等于引力效应。
像神矩文明这样的,他们掌握了引力相关特色科技,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和减弱引力表现,甚至都能屏蔽引力表现。
但那只是屏蔽了引力的表现,而质量机制是物体的一种内禀属性,它跟微观粒子就必定有自旋内禀属性一样,就算你把它的引力表现屏蔽了,它内在的质量效应还在。
也就是说,驱动它所需的能量还得那么大。
当初五级文明的时候,曾经有科学家将希望寄托在负物质上,原因是根据现有科学理论,负物质的质量是负数,正物质的质量是正数,按理说同质量的正数和负数放在一起,总质量表现就应该为零。
那么按照这个道理,战舰内塞进去一半的负质量物体,战舰的质量就是零。然而,事实却打了所有文明的脸,那是一种反常识的存在,它加起来的质量表现是叠加,而非抵消,曲速航行所需的能量也是倍增。
大远航也因此变得困难无比。
不过这个时间段的十四个文明还没体会到,但他们也开始有意识地提出各种资源节省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