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蔡邕年轻的时候还没有进入仕途为官,亡命江湖的时候,到了江东吴会之地。
有一次遇到吴人做饭,听到烧木头的声音不太对劲儿,察觉到这是一块优质木材,过去查看一番,发现果然是难得的好木料。
随后蔡邕便向吴人买下了这块木料,随后将其制作成琴。
果然,弹奏之下,这张琴音色非凡,但由于木料曾经被火烧过,虽然清理过,但琴尾仍留有焦痕。
或许残缺才是真正有意义,随后蔡邕就起了“焦尾琴”这个名字。
后来蔡邕入朝为官,洛阳虽然不缺有钱人,但古琴最重要的就是材料。
好材料都是可遇不可求的,有钱都买不到。
所以焦尾琴的名气,就这样传开了。
这就难怪了,迁都长安这么大的变故,蔡邕宁可丢下部分藏书,都没有丢下这把焦尾琴,足以看出其价值。
赵霖弯腰仔细抚摸着这把传世名琴,尤其是琴尾保留的焦痕,感觉确实不一样。
一块经过火烧的梧桐木,依据木头的长短以及形状,最终制作了一张七弦琴。
赵霖简单弹了几个音调,音色果然很优美,这把琴制作的也很用心,最终成就了焦尾琴之名,也算相得益彰。
请收藏本站:https://www.kanshuc.cc。手机版:https://m.kanshuc.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