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爷行事,不多问。 何能知严成锦要夜里出行,便去王府将王越请来。 王越疑惑:“贤侄要去集贤楼做什么?那里是些穷秀才呆的地方。” 当然是为了“偶遇”韩文…… 到了集贤楼,严成锦下了轿子,几个姿色不错的美妇在楼前卖弄,想不到韩文竟会来此地喝花酒。 戴上人笼嘴,严成锦踏进集贤楼,大堂里吹拉弹唱,翩翩起舞。 在一处偏僻的雅座中,果然看到身穿华服的韩文,似在欣赏诗作,一旁的丰腴女子执笔全神贯注,在写些什么。 青楼不乏才艺出众的女子,沦落风尘后,吸引许多文人前来交流探讨。 “真巧?” 韩文看见严成锦时,惊得合不上嘴,一向淡定的他竟变得有些慌乱起来。 “不是严大人想的那样,本……吾不是那样的人。” 等艺伎起身退了出去,严成锦才道:“下官知道,当户部尚书压力大,来放纵一下,乃人之常情,其实,下官也不是那样的人。” 大明又非一夫一妻制,逛青楼算不得什么。 严成锦很开明。 韩文却惊得四望,所幸近处无人。 严成锦坐下后,直接开门见山:“遇上了,下官想跟大人商讨,良乡开水路的事。” 纵然被撞破了,韩文还是板起脸:“靡费太多,户部也支不出来。” “夏税刚过,正是府库充盈的时候,太仓库怎么会没有银子?” “开了漕运,明年年末的秋税,良乡定能纳上来六万两银子,韩大人赚了。”严成锦道。 严府也能拿出五万两银子,只是一下子搬出来这么多银子,必定会引起锦衣卫的警觉。 韩文没好气道:“你是故意跟着我来此的吧?” 严成锦点点头:“下官可以代良乡写一张欠条,明年秋粮时,定会还户部六万两银子。” 韩文若有所思,一个县城交六万两商税,堪比一府之税了。 “本官不给,你是不是还要弹劾本官?” 严成锦从胸口掏出一份弹劾疏奏,韩文大惊失色,这狗东西连疏奏都写好了? 慎重起见,严成锦准备了三个对策。 韩文是大明少有的清直官员,由他来把持户部最合适,倒不想逼得他罢官。 “你写欠条吧。” 严成锦又从袖口掏出一张纸条。 “……”韩文。 连欠条都写好了…… 接过来一看,韩文不禁诧异:“为何落款是良乡的张贤?” “张贤是良乡的知县,当然要由他来落款。” 韩文意味深长看了他一眼:“本官来此,只是为了切磋诗艺,严大人不要胡乱弹劾,招来误会。” “下官一向守口如瓶。” …… 清晨,霞光万道。 等下了早朝,韩文来到暖阁面圣。 “陛下,臣恳请开通良乡至卢沟桥的水路。” 弘治皇帝脸色复杂无比:“爱卿不是驳回了严成锦的请乞,怎么自个儿却请乞?” 韩文面色羞红,还不是让严成锦那家伙在青楼撞见了,“昨夜严成锦给臣一张欠条,明年秋粮,良乡上缴六万两税银。” 李东阳心中一动。 一个漕运的榷关一年也收不到这么多银子。 弘治皇帝心头如古井落入大石,却按下不表:“你怎么知道?” “臣派人调查过良乡户房的账目,良乡入账高达十七万两银子。” “十七万两!”弘治皇帝失声道。 严成锦那家伙总跟朕说良乡清贫…… “这么多银子花到哪里去了?” 韩文深吸一口气:“陛下放心,良乡并未贪墨,给流民采购铁具,清缴夏税,加上建藏书楼,便花去了这么多银子。” 他听到这样的账目时,也吓了一跳。 弘治皇帝冷哼一声:“宣严成锦和张贤来见朕!” “陛下,张贤远在良乡,一时半会儿恐怕……” “宣严成锦来见朕!” 小太监急忙跑去都察院的衙门,弘治皇帝在殿中等了近半个时辰,不见严成锦来。 “这个家伙,怎么还不来!” 李东阳犯嘀咕道:“此子定是听闻陛下盛怒,才故意拖延。” 弘治皇帝恍然,是了,此子异常慎重,怕朕砍了他的脑袋,才故意拖着不来,“萧伴伴,你去把他带来。” 片刻之后,严成锦大步踏入大殿:“臣严成锦……” “良乡收了那么多税银,为何不上缴太仓,你竟私自挪用税银,可知何罪!”弘治皇帝声音中夹杂着怒意。 严成锦无情地献上两幅草图和一把尚方宝剑,一块免死金牌。 弘治皇帝老脸猛地一抽:“你方才……回府取尚方宝剑了?” “陛下圣明。” 韩文脸色怪异,这肮脏的免死金牌交易,他都懂。 弘治皇帝冷哼一声,看向两幅画,一副饿殍遍地,惨无人道,一副安居乐业,繁荣鼎盛。 “这是什么?” “若将税银交上去,第一幅图便是今后的良乡,若将税银留下来,第二幅图便是今后的良乡,良乡实在太清贫了。”严成锦偷摸看了弘治皇帝一眼:“银子大多花在藏书馆上了,衙门的户房有账目。” 弘治皇帝心中隐隐作痛,宫中修缮也舍不得花这么多银子。 “开通了水路,明年秋粮能收上来六万两银子?” “是。” 弘治皇帝知道这家伙谨慎,暗中加了两万两,道:“朕且不跟你计较,明年秋粮收上的银子,不止六万两吧?” 一年到头,其实能收上来十二万两。 鉴于陛下每次都会给他加两成,严成锦早已压缩了五成,陛下加两成,也还剩三成。 “陛下同意户部拨银?” 弘治皇帝颔首点头,道:“这张欠条由朕来保管,收不上来,朕找你算账!” “臣以尚方宝剑做保!” 李东阳脸红的低下头去,反正这辈子是不好意思跟别人说,这个家伙是他的学生了。 …… 张贤组织流民,准备在良乡开出一条水路来。 良乡有一条芡尾河,将河水引过良乡县城,连同卢沟河,良乡的漕运就开成了。 “这是水路图,按着图上的水路来挖,一日三顿管饭,还给发三文工钱。” 张贤看了一眼,这条水路从良乡的摩天水车经过,一直沟通到卢沟河。 “下官这就去办。” 冬天流民的草棚漏风,呆在屋里跟呆在外头,差别极小,干活还能让身子缓和起来。 听说管饭,流民们拿着自家的铁具,前来衙门报名入役。 冬天总算有个生计了。 …… 今日批阅完疏奏,弘治皇帝决定去詹事府一趟,萧敬边走边道:“陛下,有一事奴婢觉得十分蹊跷,奴婢派给殿下侍读的奴才,全都音讯全无。” 弘治皇帝心中微微一惊,回头问:“有这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