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机把小白鼠开了,将绘制好的体构图,送到严成锦面前。 严成锦看了眼,他也看不出来什么。 “做得不错,请大体老师吧。” 汪机等人激动不已,早已对这位医者引路人大体老师,憧憬已久。 严成锦却是先一步走了。 不一会儿,衙役们抬着一人进来。 偏室里传出鬼哭狼嚎的声音,学生们抱成一团。 汪机差点没哭出来:“这……这就是大体老师?” 那衙役不以为意道:“严大人吩咐了,让你们画一幅体构图,不可有丝毫偏差。” 圣人说,这是大不敬,谁敢动手? 汪机吞咽着口水,握紧术刀,忍着惧意开始描绘起来。 严成锦听闻衙役禀报,才坐上轿子回府。 ……… 一支军队缓缓步入京城。 “老爷,就快见到少爷了,您怎么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房管事问道。 严恪松叹了口气,道:“成锦的性子如此谨慎,日后如何是好?” 他已经三次回京了,也没能给成锦说上一门婚事,京城里有头有脸的人家,都不愿意把女儿嫁给成锦。 想到此处,严恪松又嗟叹一声:“诶,实在不行,只能求陛下赐婚了。” 一行车马直径穿过西便门,往皇宫赶去。 奉天殿, 弘治皇帝龙颜大悦,望着严恪松道:“安定侯戍守边陲,为朝朝廷安定一方,有大功啊。” 严恪松低着头,忙是道:“臣不敢,这都是臣分内之事,只是不知……成锦在京城,可有闯出祸端?” 严成锦? 弘治皇帝的脸色僵硬了一下,很快便又恢复过来。 说起严成锦,大殿里的气氛怪怪的,严恪松有些紧张道:“莫不是……成锦在京城惹了事端?” “严卿家放心,无事。”弘治皇帝道:“只是想起此子,朕心头,便如同长了草一般,总想拔去。” 严恪松明白这种感受,成锦有时便是给人这种感觉。 弘治皇帝话锋一转,问道:“鞑靼人大半年来,可有侵扰河套?” “不曾,臣恐他们已迁置辽东一带,或许,会从辽东进犯。”严恪松说道。 在边陲呆了三年,又有林松在身边,他对鞑靼人的习性了如指掌。 火筛已死,火筛的部族被达延汗收编。 辽东一带一直是火筛的地盘,如今,西北的河套在修建城墙,又有宁夏边军守卫,固若金汤。 达延汗想从这里突破,无异于以卵击石。 至于辽东的守备,严恪松也不清楚,不会比三边稳固就是。 弘治皇帝老怀欣慰,笑道:“卿同内阁的三位卿家一样,都是朕的股肱之臣!” 萧敬早已练就了喜怒不形于色的本事,此刻,却忍不住露出惊讶的表情。 户部尚书韩文充盈国库,掌管财政大权有方,也没得到这样的夸赞。 严恪松哪有心思听这个,有些心虚地道:“臣可否向陛下求一门婚事?” 弘治皇帝大笑道:“严卿家看上哪家的闺秀,朕给你说媒。” “不是臣,是臣的儿子成锦。”严恪松露出几分期盼。 弘治皇帝笑容不露痕迹地凝固了一下,道:“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就知道会是这般。 也罢,还是先回府吧。 严府, “你小子又干了什么?!”严恪松红着脸,少有的拿出父亲的威严。 严成锦诧异:“爹为何这般问?” 严恪松便把方才在宫里,弘治皇帝脸色如何大变的事,说了出来。 严成锦浑不在意道:“爹多虑了,儿在京城奉公守法,没有惹事端。” 不知道李东阳的两个儿子是否还活着? 若死了,可想而知…… 严成锦猜测,此时李兆番应当到海南了。 至于疏奏,过一段时间便会传回来。 “说起来,儿也有事要与爹说。” 严恪松捋着胡须,问道:“什么?” “儿给父亲说了一门亲事,是顺天府举人张怀恩之女,三日后成婚。” “三日……三日后成婚?”严恪松差点没昏过去,道:“成锦啊,爹的事,不必你操心。” 严成锦只不过说说罢了。 顺天府哪里有张怀恩此人,只不过,想让老爹体会一下这般感觉,不乱给他说媒。 …… 海南, 李兆番命人将大船开至崖州,见了许进忠,屯田营损伤大半,终究是来晚了一些。 “严大人派你来的?”许进忠问道。 李兆番微微躬身:“敢问大人,良乡的三艘大船在何处?” 许进忠叹息道:“大船也无用,弗朗机人的船上有火炮,前番交战,险些折损了一艘。 你要找这些船做什么?” 李找番恭敬地道:“学生乃良乡的工程师,奉严大人之命,下海南,将火器装于大船上。” 许进忠听说过,良乡工程师。 严大人是料事如神,竟然知道弗朗机人的船上安装了火炮。 许进忠带他翻过山头,来到一处海崖前,道:“这便是那三艘大船了,弗朗机人也在找这三艘大船。” 这也是弗朗机人一直在追捕他们的原因。 三艘大船,是十二桅船。 比弗朗机人造的九桅船还大,能容下千余人。 李兆番道:“无妨,学生三日便可将它变为战船。” 登上船后,将图纸摊开,便命匠人开始锯木做龙骨。 岛上没有干透的木料,所幸,这龙骨是支撑红夷大将军所用,不浸入水中,打完仗便拆了。 夜里,船上灯火通明,许进忠和李康想不到,李兆番竟能这样将红夷大将军安在船上。 夜色寂静,正当许进忠要回营房之时。 探子面色慌张,急报:“千户!有弗朗机人的船!” 许进忠骂骂咧咧,道:“老子婆娘刚暖好被窝!” 严成锦把他一家老小,全送到海南了,还没来得及叙旧,不过,眼下不是叙旧的时候。 他连忙大喝:“全员戒备,准备迎战!死守阵地,谁敢跑老子宰了他!” 流民最没胆气,需要威胁一番才行。 李兆番面色如常,道:“许大人不必慌张,只有五艘船来,还守得住。 传吾命令,两艘大船横成一线,侧舷开火!” 两艘改造大船,归良乡商会所有,调动权在他手上。 舵手和匠人们连忙去办,只见两艘大船横在一起。 轰地一声! 火光耀天。 许进忠看见,远处的那艘大船被砸断桅杆,一轮火炮打击下,竟然沉了一艘! 许进忠大笑:“好,有此战船,何惧弗朗机人!” “千户……又多了二十艘敌船!”探子透过望远镜看见。 敌船的影子,渐渐出现在许进忠等人的视野中。 许进忠心事重重:“红夷大将军装弹需要时间,这如何是好?” 李兆番道:“靠两艘大船,必定守不住,命匠人将五十门红夷大将军,先安在海崖上。 敌船进入一里之地,便开火。” 许进忠见这书生稳重持成,精于算计,颇有内阁大学士李东阳的风范,不由问道:“你可认识李东阳大人?” 李兆番惭愧地躬身道:“正是家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