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林远的展望
好团面对急转直下的股价,并不打算坐以待毙。
当股市的泡沫被戳破以后,好团的高层不得不接受被逼着回归实体价值--好团仍旧认为自身在配送算法上有极大的优势,因而在配送成本上对蓝标厂是降维打击。
当然,这是好团高层的一厢情愿。
虽然这不过是他们的一厢情愿,可也算是情有可原。
因为最近几个月以来,好团的内部研究院成果不断,配送算法被不停迭代,配送成本也被宣称在不停地降低中。
当股票市场烈火烹油的时候,没人在意这些,可当好团面临困境的时候,很快问题就浮现出来了。
好团高层原本指望凭借配送成本优势,依然可以碾压蓝标厂一头。他们认为眼前损失的不过是短期利益,未来还是站在自己这一边的。
因而当蓝标厂给骑手们开出同样的待遇时,好团高层并未当回事,他们权且认为这是蓝标厂趁势撒钱给补贴而已。他们仗着补贴烧钱是难以为继的,就一直在等着蓝标厂撑不下去取消补贴的那天。
结果,蓝标厂又出炉了一份附加财报,财报显示自身已经实现扭亏为盈,外卖业务恢复到了原先的正常轨道。
原本2025刚开年,离第一季度的财报发布还远着呢,蓝标厂着急忙慌发财报显然是因为自身业务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
好团高层起初并不相信蓝标厂的这份财报,可是在组织人手仔细深究后也就不得不接受现实——蓝标厂的配送成本已经与自家持平了,自家的配送成本优势已经不存在。
好团高层顿时大为震怒,因为自家内部研究院一直都是win、win、win,号称配送算法已经领先竞争对手几个量级,声称竞争对手五年内没希望赶得上。
可是眼下蓝标厂却仿佛是一夜之间就完成了追赶。
好团高层第一反应是自家内部研究院出了内鬼,于是好团内部一场从上到下的审查立即展开。
审查的结果让人震惊--内部研究院根本就没有内鬼。至于蓝标厂为何能在这么短时间内赶上来,是因为内部研究院这几个月来的工作完全就是原地画圈圈。
好团内部研究院所谓的配送算法迭代升级,从头至尾不过就是在最初稿的算法上修修补补。
仿佛就像是波音飞机的升级一般--换了更高级的显示器,装修也升级了,说明书和操作手册也更新了,但是飞机的底子却几十年来都没动过。
这种骚操作往往能唬住外行。
比如波音737-800、max,弄了各种衍生型号出来,外行们还以为飞机大改升级了呢。至于事实呢?现实已经给出了残酷的答案。
同理,好团内部研究院这几个月的工作也是如此,负责研究院的几个高管深怕业绩受影响,于是就授意手下人对初稿算法进行了多重装裱。
于是乎算法的各种配套工具更新了n个版本,ui和用户体验也改进了不少,算法的版本更是从1.0一路飙升到了3.x。可是算法的核心代码却从来没改过,甚至最核心的算法逻辑根本就是只字未改。
内部审查中发现,研究院最大的成绩就是把算法初稿翻译了几遍。
简单来说,就是把一个叫张三的人,改名叫成了:尼古拉斯-古都耶夫-克里斯蒂娜-三世-张。
好团内部研究院不全是酒囊饭袋,不少人是想好好消化算法初稿,然后引入眼下最流行的风水ai概念,来对算法初稿进行重构,以求彻底吃透掌握这稿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