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周家的事情,宁宴也没有太操心。 至于知道的这点儿东西,完全是武婆子出门的时候听见别人说的,觉得宁宴无聊了,说出来给宁宴打发时间的。 宁宴呢…… 知道了也是一笑了之。 生活嘛,都是自己过出来的。 如果婳琴一味的依赖周小栓,只会让周小栓慢慢的没了最初的好感,慢慢的变的倦怠。 成亲之前烤的是爱情。 成亲之后这种感情就会变成亲情。 婳琴……对于男人的虐根应该是很了解的。 所以应对方式很明显。 周家生意做大是早晚的时候,到时候周小栓面对的诱惑更多,婳琴呢…… 现在做的就是改变她留在周小栓心里的印象。 让他觉得她能够做好周家的主母。 若是日后真的发达了,周小栓有了其他的女人……那又如何。 秋天的时候山里的柿子再次变成红色。 将柿饼的做法跟严秀秀几个说了一下,因为不用自己动手,宁宴说繁琐的很。 自己做的时候只是随便的洗了一下,把皮儿切了,晒在竹子做的簸箩上。 但是…… 有了严秀秀。朵芽还有菱华。 人手有了就得过的精致一些对不对。 肯定是对的。 宁宴让严秀秀几个人把洗净切皮儿的柿子吊在棚子里,柿饼晒得差不多了,用手捏一下。 捏软了继续晒两日。 当然……从柿饼上削下来的皮儿也得晒着。 晒干之后,用来给柿子捂霜。 半干的柿饼放在木桶里,一层橙黄色的柿饼,一层干巴巴的皮儿,装满之后盖上盖子,保存起来。 过上一些日子再打开,柿饼就是橙黄色中带着白色的霜。 看起来干净极了。 比那些……不正宗的也好吃多了。 宁宴也不敢多吃,每天呢就吃一个。 宁朝烨休息一段时间,串门子的时候,看见宁宴吃的柿饼。 眼里精光闪过,这段时间他一只都在想做什么才能不跟乔家冲突,但是…… 衣食住行用。 衣服…… 乔家本就是做成衣铺子起身的,食物呢…… 好吃的倒是多的很,但是首先得有一个好厨子,厨子得从别人家挖走,生意还没有开始做就先得罪人了,这些额不是很好。 最后…… 住房,通县又不是京城,囤了地契也不大好使。 除非…… 除非什么,宁朝烨低下头。没有继续想下去,那是有些大逆不道的。 行走…… 不管是马贩子还是现在的公交马车,都是有专门的负责人。 他想做的是商人,而不是简单的马贩子。 虽然说马贩子挣得利不少,但是呢,要知道,贩卖良马是要有门路的,一个不注意就会折在里头。 通县的县官,权利太小了。 除非依附一个京官,贩马的声音才能考虑一下。 依附京官,没有门路啊! 虽然大侄女认识的人都挺不凡的,但是那是大侄女的人脉,他还没有堕落道要去让大侄女为难的事情。 看见柿饼的一瞬间,宁朝烨眼睛就亮了起来。 伸手摸了一个柿饼,放在嘴里嚼了几下:“味道还不错!” “只是不错?” 宁宴反问一声。 宁朝烨摇摇头:“他这个大侄女啊,就是不能吃一点儿亏。” “比新鲜的软柿子还好吃,怎么样,你这是要做柿饼生意吗?”宁朝烨这会儿倒也没有拘谨直接问道。 宁宴摇摇头。 世界上挣钱的门路多的是。 她可没有打算把这些事情全都做了的想法。 毕竟…… 人力有时尽。 现在的产业已经不少了,如果单纯花钱的话,能够花上一百年了。 所以,态度嘛,也是极为的无所谓。 “三叔想做的话可以自己去做,至于柿饼的做法,你去问问秀秀就成了,现在山上还有不少的柿子,三叔得抓紧时间呀” “可以,若是生意顺利,给你两成纯利” “……”又是一个送钱的呀! 宁宴在心里摇摇头,她是真的没有想跟宁朝烨要钱要利。 不过…… 若是不要的话,想来三叔的心里也不舒坦。 点点头,应了下来。 宁朝烨本来过来就是散散心,这会儿心里有了目标,看一眼您您古言说道:“我先去忙了,柿子的季节说长不长的,若是耽搁了,怕是今年做不了多少柿饼了。” “您去忙就好。”宁宴摆摆手。 摸了摸肚子,宁宴还是想要吃柿饼。 只是吧! 有身孕的人可不能瞎吃,若是对肚子里的孩子不好,那她就不是一个称职的母亲了。 打了一个呵欠,扯了扯藤椅上的小毯子,把毯子盖在身上,宁宴沉沉睡了过去。 宁朝烨这会儿可没有闲着。 将柿饼的做饭,详细的链接之后,就开始在沟子湾上下沟湾,还有一些靠山的村子收起柿子来。 柿子树大多是长在山上。 靠山生活的人爆发出不一样的热情。 前些日子县城乐家大院那些人,把今年的板栗收了上去。 每个村子都挣了不少钱。 要知道…… 现在的通县,也只有沟子湾跟下沟湾的人生活水平提了上去。 其他村子的人,可没有这种途径。 虽说香皂厂房又开了一个,但是呢…… 厂房建在几个沟湾附近,其他地方的人想要去上工,难度有些大。 先不说距离远,来回一趟就是好久,去了之后也做不了多久,更重要的是,秋天的尽头已经到了,很快就要冬天了。 若是来回跑跑的时候生病了,那就真的不划算了。 现在有人在村子里收柿子,可算的上不错的事情。 柿子个头大,水分足,重量也成,一天下来摘摘柿子就能有五十个铜钱入手。 甚至有心思的还从山上挖回来几颗小柿子树。 种在了自家院子里。 等着来年收柿子的时候摘下来卖钱。 宁朝烨坐起事情很有调理,收用了一些妇人让这些人给柿子削皮。 当然一天下来也有二十多个钱拿。 每家每户都是有菜刀的,领这活儿的人也不少 柿子在硬邦邦的时候还是涩的,也没有人会产生偷吃的想法。 干的也仔细。 有了精神出户后的第一份生意,宁朝烨整个人都变得精神起来。 想到宁宴做香皂的时候,仅仅是多了一个作为包装用的盒子,就可以把价格翻出几番。 宁朝烨眼睛一亮。 心里多了一种挣钱的法子。 做柿饼,质量肯定不会统一的都一样,好的呢,可以用好看的包装包起来,放在铺子显眼的地方。 先不说好吃不好吃,最起码看见的一瞬间就觉得高端大气上档次。 那个时候购买欲就上来了。 至于其他的,就散卖或者用其他的包装。 宁朝烨心里的小算盘打得非常响亮。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 宁宴在磨盘旁边弄的弹棉花的铺子也开门了。 弹棉花的是前些年在村子里落户的老乞丐。 因为有一把力气,又勤奋,弹棉花是个力气活,宁宴就把铺子交给这个人管理了。 棉花的棉籽处理一下明年还可以用来种植。 除了种植之外,也可以榨油。 沟子湾的人吃的最多的就是猪肉榨出来的板油,至于其他的芝麻油,花生油都很少尝试。 当然…… 除了这些棉花籽也是可以榨油的。 瞅着铺子里的一堆棉籽,宁宴控制住想要用棉籽榨油的冲动。 让人将这些棉籽仔细的挑选一遍,饱满的留下来,干瘪的扔出去,留作种子的,自然是要挑选好的了。 宁宴没有生物科技那些水平,只能人工的挑选一些合眼缘的。 用来提高一下不算高的产量。 眼瞅着一天比一天冷。 周家在县城弄得成衣铺子也开张里。 里头卖的衣服都是鸭绒的。 坐在铺子里卖衣服的自然是婳琴,婳琴呢将头发挽起来,梳着妇人的发型,身上的衣服也是鸭绒的, 因为怀着孕,所以出门的时候被周小栓叮嘱着,穿上鸭绒衣服,在鸭绒衣服里面只要套上一层村里出产的棉线衣服就舒服的不得了。 棉线衣服果然比麻线舒服。 关键的是…… 比那些富人用的蚕丝衣服便宜多了。 她呢,也就是之前在青楼过日子的时候穿过几次蚕丝衣服。 舒服是舒服,但是……更多的是为了让别人舒服 伸手摸了一下肚子,婳琴将以前的那些事情从脑子里赶了出去,决定好好过日子了,自然是不能够继续想那些没用的。 把铺子里的卫生搞了一下。 坐在铺着软垫的凳子上。 瞧着纯棉小衣,跟着鸭绒夹袄配套,既好看有舒服,价格自然也不低。 当然……这价格也不是她自己定下来的,而是向宁宴咨询之后定下来的。 宁村长说了,鸭绒本就是好东西,还是被洗干净的,洗一遍又一遍的,不知道得费多少精力。 自然得高价了。 婳琴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她穿着羽绒衣坐在铺子里,即使早晚最冷的时候都不会觉得冷的不能接受,所以嘛…… 那就高价了。 刚开门的前两天自然是没有人过来的 婳琴坐在屋子里,桌子上的盘子里放着几个柿饼。 火炉上烧着水,渴了就喝水,铺子里还放了一小包的花茶,是从宁家弄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