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多吃点咋过冬啊,你这一点脂肪也没有,要搁我们那冬天得冻死了。”这刘博士这么瘦能干动科研么,杨语桐表示了质疑。“我们小刘是有些瘦了。”桌上几人都笑了,小刘的导师也觉得自己学生太瘦了。最后到了结束的时间,杨语桐能说她好几百块的自助,吃了两个小时没吃饱么。走时她觉得有些没尽兴,她还是适合回去吃自助烤肉一类的,这种的不适合她。她也没想过,别人来这可能不是为了吃,人家也许是为了看景,为了那份情调。杨语桐那篇传染病的传播与预测的论文基本算是完稿了,这篇论文发完之后,她准备停一停了。出国期间她都想好要研究的方向了,集论拓扑,一个又偏又冷,又暂时转化不了什么实际成果的。这样也不那么引人注意,毕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句话还是从小听到大的。杨语桐又回归了工位、寝室、食堂三点一线上,每天花心思在老师的项目上收集资料,演算。偶尔累了,就看看自己以后的新方向,太冷门了,相关的书、文献也搜不到多少。周五下午杨语桐坐在工位上,给她在这养的第四盆绿植浇了水,希望这回能坚持的时间长一些。她喜欢周五下午,再想想明天休息去吃点什么好吃的,她也就这点追求了。喝着花茶,再看看集论拓扑方向相关的那么零星几篇论文,就觉得电脑和脚下的地左右晃了两下。一开始杨语桐还觉得自己是迷糊了,很快她就察觉出不对劲了,她现在清醒的很,昨天晚上也睡的挺好的。那是地震了,隔壁工位的师兄猛的一下就站起来,一边往外跑一边喊地震了。杨语桐看他师兄跑出了一骑绝尘的感觉,平时多么稳重内敛的师兄。她老家东海是在地震带上,从小到大是没少经历过这种级别不是很高的地震。按她的感觉,这大约是不到四级的,要说她的经验那还算有一些的。最严重的一次,她上高中时在学校的公共洗漱间刷牙,就看整个一长排的水池从左晃到右,像一块豆腐一样。那次是4级多一点,因为震源有些浅,感觉强烈一点。还有一次是她在英语课上睡觉,感觉地就向上弹了两下,一下给她震醒了,那个小一些,3级左右。这种小震她可没少经历,两只手是数不过来的,从小她就知道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震后迅速往外跑。杨胜利可是没少讲,当年遇到大震时先往外跑的,可是有被落物砸倒的危险。父母那辈经历过7.3级的大震,非常幸运那是唯一一次被提前预报了的。她可是从小就听人讲地震前的异象,动物异常,地声地光。虽然科学上一直没找到这些和地震的相关联系,但民间却是广为流传的。别的地方小孩害怕坏人,她小时候就害怕地震。整个办公室就这个师兄跑了出去,别人都在座位上没走。后来过了挺长时间,这师兄才在大伙的笑声中回了座位。第92章杨语桐开始替李向南代数学分析的课,她繁忙的老师又出差了。周二下午第一、二节课,杨语桐拿着水杯去了教室,上课的是一年级的数学和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学生。她来的有些早,在第一排的坐位上坐了一会。“同学你不是计算科学的吧?是基础数学的么?”后座的男同学,用笔点了点杨语桐的胳膊招呼她。“恩。”看来这同学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上节课老师留的题做出来没,要是做完了借我看看呗。”也不知道是真想看题,还是想和女同学聊天找的话题。杨语桐笑着摇了摇头,时间差不多了,她站起来走上了讲台。“同学们,大家好,李教授出差了,今天的这节数学分析由我来给大家上,我是李教授的博士生杨语桐。”题没做上来的男同学一缩脖,赶紧低下了头,哎,还以为是哪个班的同学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定积分...”杨语桐提前做了不少准备,上课是不看书的。板书也尽量写的清晰一些,这节课讲完后还留了几分钟,讲了李向南上节课留的题。“这道题大家还有问题么?”“第二排的穿帽衫的男同学,这回思路捋清了没?”“捋清了,老师。”这位课前和杨语桐搭话的男同学,回答的更不好意思了。周六杨语桐和白淼去逛了超市,白淼的计算机系师兄今天肝数据没空,杨语桐算是有伴了。杨语桐新房子放味放的差不多了,按黄小玉看的日子,明天就是搬入新居的黄道吉日。杨语桐按她妈的要求买了一些东西准备明天用,红布、碗筷、新的扫帚还有一个最小号的米桶和一小袋米。看着这么多东西,她有些发愁,这明天得挺累啊。坐在寝室的书桌前,杨语桐接到了陈致的电话。“桐桐,元旦时有没有时间,我们单位元旦邀请家属来队过节。”陈致这周没休假,他们部队元旦有类似开放日的活动,这次规模挺大的。“好啊,元旦有空的。”杨语桐还挺想去看看陈致生活工作的地方。陈致还专门找领导能给特批了间临时住房,其实也有的战友让自己女朋友来时和别的家属挤一下。杨语桐这还是第一次来,他想给她找个好点的环境,和别的家属挤也不是很方便。第二天杨语桐就开始折腾上新房入住的事,她背着包拎着袋,把准备的东西一起拿了过去。按黄小玉的指示,在吉时进了屋,门上挂了红布,还在屋里念了一通吉祥话。要说杨语桐也没有多迷信,她就觉得有个仪式挺有意思的,正好她老妈觉得这样好。中午她还在新家开了火,给自己做了两个菜,这偶尔做顿家常菜吃的还挺香的。以后周末她就在家里住了,平时工作的晚了再睡在学校宿舍。杨语桐开始准备交流学者的申请资料,包括简历、研究成果等材料。她还报名参加了托福考试,元旦前的这个周六上午8点半到考场,因为考点就在本校,时间上一点压力也没有。考试这天天气还挺好的,三个半小时的考试分成四部分,杨语桐通过检查进了考场,就等着考试开始。她带了夹心巧克力和水,这些和她的手机一起存在外面了,留着中场休息的时候补充一下。等待可以考试的时间还是挺漫长的,今天好像网络有什么问题,听以前考过的同学说有时候会有人提前就开始考了。今天不仅没有人提前,到了9点本来就应该开始的考试也没有正常开始。老师给大家的解释是网络有些问题,等会题才能推送过来。还好时间等的不是很长,半个小时后考试开始了,杨语桐倒是挺有信心的。她感觉自己现在这个英语水平,这考试虽然考不了满分,但110分左右应该还是没什么问题的。第一场阅读理解她答的还挺顺利,虽然有两个生物方面的专业学术词语有些叫不准,整体还算不错。到了听力部分,这第二篇听力比第一篇的难度稍微有一点提升,是一个教授回答学生关于新能源的技术原理和优势。不过对她来说也还好,没想像中的那么难,她也是听的聚精会神的。“阿~啊嚏、啊嚏。”两声喷嚏像炸雷似的,就在杨语桐边上响起。把她吓的一哆嗦的大声,完全盖住了耳机里面的声音,杨语桐有两句是完全没听清。这是正常人能发出来的声,后座大哥连续两个巨大声的喷嚏,算是把坐他边上的几个人给坑了。更悲催的是杨语桐做题时还真有相关的考点,没办法就按上下句的意思懵的,但愿能懵对吧。中间休息时,杨语桐吃了点巧克力,稳了稳心神,如果听力答的分不太高,她还能在口语上往回找补一下。写作一直是她的弱项,虽然之前也没少看范文,但能有个中上水平就不错了。喝了一小口水,也不敢多喝,虽然她现在不怕考试了,但她代谢是真挺快的。这次考试虽然准备的时间不算长,但她也是问了好几位过来人,还做了不少真题练习。本来比较稳定的前三项中,就算听力可能分不会太高了,杨语桐觉得总分怎么也能得个100分以上。休息十分钟后,第三场就开始了。口语的题目是讨论她敬佩的人物,杨语桐正好前一段看了上个世纪一位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家的事迹,后人的评价,她还记忆犹新呢,按照心中的思路,也算是侃侃而谈。“walkinaershop...”悠扬的歌声,本来是挺好听的,但在这场合就让别人有些崩了。杨语桐也是一顿,她都快要忘词了,还好她还有不多就要说完了。杨语桐镇定了一下,让自己的声音尽量变大一些,要不最后她这就剩歌声了。等她把自己的口语说完,再回头看才发现,唱歌的姑娘就坐在打喷嚏的大哥边上。怪不得她听着声音这么大,这姑娘怕不是考崩了故意的吧,她还把头往这边偏着唱的。这是你不让我好,我让你们大家都不好啊。杨语桐觉得她今天出门定是没看黄历,这一对卧龙凤雏怎么就让她给遇上了。本来觉得十拿九稳的考试,现在可有那么些不太确定了。杨语桐这试考的心太累了,结束时都一点多了,吃完饭就回了寝室。白淼刚约会回来倒是挺高兴的,杨语桐和她讲了自己今天考试的遭遇。“桐桐,成绩还没出来呢,万一你还是高分呢。”“那我估计是够呛,不行我再战吧。”杨语桐在考试的运气方面不报有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