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桐,你这计划什么时候回国啊?”白淼记得以前听她说过一到两年就回国了。“我暂时还没打算呢。”两个人现在这状态说话不太可能被别人听到,但杨语桐也没打算说她的计划。也不是信不着白淼,她知道的越少对她越好。白淼听着这话觉得杨语桐是不是不想回去了,不过也能理解,这学术环境是挺不一样的。“你看咱们住的酒店边上那个,据说是豪华公寓,虽然年头不少了,里面不少都是外国人来这边定居的,听说都不是一般人。”白淼也是厉害,才来两天就能找到人聊天。这几天两人玩了不少水上项目,杨语桐最难忘的是潜水,海底太漂亮了。每天早上起来窗外就是蓝天大海,吃了好多的海鲜,还吃了特色古巴风味美食。只有当地著名的夜生活,两个姑娘是没敢去体验,她们两个可是惜命的很。两个人住的这五天,感觉真不错,杨语桐对美丽国的印象都有不少改观。以前光顾着学术和紧张了,哪有心情放松下来好好欣赏这异国风景。假期还有两天,两个人就要返程了,她都有些舍不得这海景房了。今天下午天气不太好,外面乌云密布的,两个人在酒店里做了spa没出去。杨语桐在这几天睡觉都不拉窗帘了,感觉拉上就浪费外面的景色。今天海面阴的她都有点不敢看了,就看侧面,隔着一片绿地的那一长排豪华公寓。晚上开灯就能看出来,对面的入住率挺高的,杨语桐睡前,小雨淅沥沥的下起来了。“轰。”这一个巨响把杨语桐惊醒了,海边的雷这么大么,她从没听过这么响的。眼开睛看外面,雨不知道什么时候停了,感觉外面的风有些大。“轰。”这回她眼看着,怎么没有闪电呢,这也不像是打雷啊。睡的迷迷糊糊的,这下感觉好像地震了一样,杨语桐觉得这不是打雷。看了时间下半夜一点多,她准备把窗帘拉上再睡一会。这侧面怎么这么大烟呢,天黑离的也不太近,但这也不是着火了的烟。大风很快把烟刮散了,我去,对面的大楼呢,杨语桐揉了揉自己的眼睛。她对这地方是人生地不熟的,但睡前还看的楼呢,她还看入住率来着。杨语桐呆坐了能有一分钟,借着灯光,她看见了原来是大楼的地方,只剩下了五分之一的楼还在。其他的只剩下了一片狼藉的砖头瓦砾,简直让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怎么美丽国也有豆腐渣工程,杨语桐这下哪还睡得着,她第一下联想的是她现在住的这个酒店结实不?过一会白淼也发了短信给她,问她睡了没,得知她也被惊醒之后,白淼过来和她一起看外面。又过了一会,当地的相关救援力量就来了,但这看起来就太难了,实在是楼碎的像被碾了的豆腐一样。两个姑娘一起看着楼下,她们住的这个酒店有不少人都去楼下看热闹。杨语桐和白淼也不敢下去,她俩也不想下去,谁也没有睡意。不知道这是怎么发生的,废墟下面埋了多少生命。第二天早上,新闻第一时间报道的是有一人丧生,受伤人数不详。看来这国外的媒体也挺扯,都这样了,说就一个人丧生。杨语桐和白淼匆匆的离开了迈阿密,本来挺美好的行程,现在也放松不起来了。第120章杨语桐和白淼下飞机的时候,新闻报道的在大楼坍塌事故中的失踪人数已经达到了50多人了。两个人都有些后怕,暂时也不知道那楼好好的为什么就塌了。她俩真有些逃也似的回了纽约,这次算是高高兴兴的去,心惊胆战的回。杨语桐回家后觉得她这二层的住宅正好,她暂时对高楼大厦有阴影了。最后的事故调查是因为海边潮湿、地基下沉,等等多种原因造成的大楼倒塌。这次造成了将近二百人失踪,其中有三分之一的外国人。假期剩下的日子,杨语桐就开始了在家和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两点一线的生活。她最近一段自己的研究时间都变少了,正好借着假期攻坚一下自己这一段的难题。研究累了就去和其他人交流交流,大家互相的启发比自己一个人在那想强多了。春季学期开学前,杨语桐的几何拓扑也有了阶段性的成果,如果应用在3d建模方面,差不多有了质的改变了。接下来就开始了这个新学期的繁忙工作,把刚开学那一段忙过去。杨语桐就开始数什么时候过年了,这是她第一次没和父母一起过年。她虽然就一个人,但也准备好好买些年货,一个人也得把这气氛搞起来。腊月二十杨语桐受邀参加了领事馆的新春联欢活动,这天邀请了不少的来宾。有写春联、福字和剪窗花等活动,杨语桐写了幅春联和福字准备带回家,她的毛笔字只能糊弄一下外行人。不过她剪的窗花,在现场也得算数一数二的,这回过年的春联、窗花都有着落了。要不她还不知道上哪买材料,剪的最成功的一张她送给了领事先生。“杨教授,你还有这手艺,这剪的水准得是专业的。”黄领事的夸奖得到了周围人的赞同,他们看着剪纸也觉得很神奇。“我就是自己瞎琢磨的,没系统学过。”杨语桐这可比不了专业的,那些人的作品可老精致了。老外们都觉得这是个艺术品,还是个数学家创作的艺术品。要不是杨语桐之前剪的两张收起来了,怕是也得被周围的人要走了。好在很快开始表演节目了,原来杨语桐不是爱看歌舞节目的人。可在异国他乡,看着华国的曲目,她是看的津津有味,结束时还有些意犹未尽。最后的保留节目还是领事馆的工作人员和华人华侨,大家一起拍了个视频,是华人华侨向祖国人民拜年。这几年的春晚都会有这个环节的播出,杨语桐还得了个很突出的位置。很幸运的是今年的大年三十和初一是周六周日,本来过年在外就挺心酸的,要是还得上班那得多上火。杨语桐准备邀请她的几个学生三十那天一起来家里热闹一下,她在华国超市还买到了两个灯笼。这周上班,算是得了节前综合症了,越到临近过年这两天她这心越不在工作上了。这周她找了保洁把家里做了个大扫除,有一些地方她自己弄不干净。大年三十杨语桐换上了一件红毛衣,过年也喜庆一下,这样好像暴露了她的心理年龄。杨语桐在客厅茶几上把坚果都摆好,水果也洗了不少。门铃响起时第一个来的是钟玲,“老师,我来了,先给您拜个早年。”钟玲上午来的挺早,她还拿了一些水果。她父母知道要来老师家过年叮嘱了不少事,要有眼力劲、多干活。杨语桐和钟玲一起贴了春联和窗花,这仪式感就有点上来了。杨语桐头一天卤的酱牛肉,烀的猪蹄,今天再做几个菜,最后一共八个菜做为年夜饭。她老家的年夜饭是中午吃,还是越早越好,可惜差了吃饭前接财神的一串鞭炮。鞭炮也不是买不着,就怕到时候邻居得报警了,大过年的警察再来调查一顿就不吉利了。再说这离华国万里远的,财神能不能接着也不好说啊。过了一会亚历和威廉姆也来了,这两个人也没空手。亚历带了一瓶红酒,威廉姆带了一束鲜花。杨语桐让两个小伙子帮忙把灯笼挂上,她和钟玲准备着中午的菜。钟玲一看就不怎么会做这些活,杨语桐让她帮忙摘菜打打下手。杨语桐还做了个糖醋排骨、锅包肉,蒸了螃蟹和大虾,再炒了个青菜,凉拌了个花菜。为了这顿饭能炒菜,她还把烟雾警报临时拿保鲜膜给包上了。等做完饭就赶紧拿下来了,这个平时还是很重要的。“老师,拌花菜不是菜花啊?”钟玲是南方人,她也没怎么吃过东北菜。“不是,我也不知道为啥叫这名,主要是黄瓜、花生米、腐竹,这是鲜族传过来的菜。”杨语桐以前在东海也没吃过这道菜,她第一次在天阳吃的时候也发出过这种疑问。“这要是让棒国看到了,你这还会做鲜族菜,得石锤说你这是有棒国血统了。”钟玲开玩笑说着,这新闻当时闹的沸沸扬扬的,她也没少关注。两个小伙子帮忙把菜端出去,他们就没吃过正宗的华国菜。看着可是不错,尤其是闻着酸酸甜甜的那两个。杨语桐的圆餐桌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平时她一个人用太浪费了。“今天是我们华国人的大年三十,在这辞旧迎新的日子,祝大家明年学业顺利,生活美满。”杨语桐端着杯子算是为这顿饭起了个头,虽然家人不在身边,但好歹不是自己一个人过的。说完了让大家赶紧吃,亚历和威廉姆看着切开的猪蹄,问钟玲这个是什么。“这个在我们华国可是不管南方还是北方,过年这一天都得吃的菜,吃了这个寓意明年能发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