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海伦微微摇头道。
清水的反应在她看来挺正常的。一个科学家看到一项科技所代表的种种技术之后,经常会想这些技术能否在其他领域,尤其是自己所研究的领域发挥作用。
“你们的纳米机器人是用什么方法制造的?”
清水又问道。
“光刻机怎么刻芯片,我们就用什么办法,但以现在的精度,制作的纳米机器人最小最小也得有几十纳米。”
赵海伦回答道。
光刻机的精度并不能代表纳米机器人的大小。
比方说一把刀可以用来雕刻东西,所雕刻的东西大小绝对不可能和刀刃厚度一样。
即便雕刻技艺再怎么高超,那起码也得大上最少一两个数量级才能勉强加工。
——真要比刀刃的厚度还小,那可真指不定谁雕刻谁呢。
几十纳米……
清水微微吐了口气。
这距离分子级,也即0.1纳米级,可还差了两个数量级啊。
还好,现在dc世界的化身已经从韦恩集团那边搞到方法了。
该科技是由布鲁斯·韦恩提出构想和研究方向后,由卢修斯带领韦恩集团的科技实验室完善的。
说起来挺扯淡的。
他们是先制造纳米机器人,然后再让纳米机器人是去制造更小的合成单位……
但仔细探究,其实还挺有道理。
没道理的话韦恩集团也无法实现。
其实韦恩集团本身最开始用于的纳米技术虽然比赵海伦这里先进,但还没有拉开太大的差距。
直到一次升级。
他们在实验室中,将传统的光刻升级为电子束光刻,无需掩膜,直接按照设计好的程序进行雕刻。
围绕在原子核旁边的那些电子,尺寸可比原子小得多了,虽然重量很轻,但比起光刻好操纵多了。
光没有静质量,但动起来的时候有动量——光本身就不会是静止的,而是永远在以光速前进的。
配合e=mc的二次方的智能方程可以计算出光的等效质量。
但光子是无质量的。
比起光,能参与进化学反应,并能相对明显受到力的作用的电子束在这种时候要比光更靠谱。
虽然成本、难度依旧很高,失败率也很高,且产量极少,但依旧是让韦恩集团制造出了十纳米以下的纳米机器人。
而布鲁斯韦恩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天才性的构想。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