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巨大耗电(为盟主ylarod加更!)
电磁武器靶场。
偌大的荒原之上,一座冰山巍然耸立。
木卫三上面,这种冰山很常见。因为木卫三上的水太多了,温度又太低。
与普通的岩石山峰相比,这种冰山的寿命其实很短。伴随着木卫三内部的地质运动,以及厚重冰层之下的洋流运动,再加上频繁的小行星撞击、来自木星的潮汐引力,这种冰山可能在短短几千年时间内便即诞生,又可能再过去仅仅几百年时间便消失不见。
但至少在它们还存在着的时候,它们同样与岩石山峰一样,巍然耸立,坚不可摧。
面前这座冰山的高度便超过了百米。由比岩石还要坚硬的坚冰组成。因为混杂了许多杂质的缘故,通体呈现出了漆黑色泽,看起来像是钢铁铸就一般。
面对着如此庞大的一座山峰,李青松研究的第八代电磁炮之中,威力最大的一个型号便在重卡的拖动之下,来到了距离它约一千米的地方。
是的,就算是最大型号的电磁炮,也是可以移动的。因为李青松在最初设计电磁炮的时候,便采取了模块化的设计方案,令它们自成一体,只要接通外部能源即可使用。
这有助于飞船整体可靠性的提升——就算电磁炮坏了,也只会影响自身,而不会影响到整体。
此刻,这一台直径一米,长有50米的巨型电磁炮便完成了安装与固定工作。
相比起第一代电磁炮,它的整体质量大大降低,直径也大大缩小,但唯有炮管长度并未减小。
甚至比第二代电磁炮还更长了一些。
这固然是因为它是最大的一个型号,同时也因为,要将弹丸加速到足够高的速度,必须要有足够的加速时间,而这就导致炮管必须要尽可能长才行。
粗大的线缆从电网蔓延过来,被克隆体们忙碌着连接到了电磁炮之上。
弹药仓舱门打开,一些采取特殊工艺制造,具备了更强大穿透力和杀伤力的椭球形弹丸被倾倒了进去。
这种椭球形的弹丸长度约有一厘米,整体质量约5克,比得上一些火药枪的子弹了。
它们的数量很多,足足有100万颗,总质量达到了五吨。
一切检查完毕,按下充能按钮,脚下的大地便传来了一阵轻微的震动。
李青松知道,如果木卫三上的空气密度再高一些的话,自己应该还能听到低沉的嗡嗡声。
那是内部设备开始工作,强大的电力被转化为其余类型能源的声音。
仅仅三秒钟而已,发射准备完毕,进入发射进程。
下一刻,一颗弹丸便从弹药仓自动进入到了发射仓内。
在内径达到了90厘米的发射仓,或者称之为炮管之内,它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托起,悬浮在了炮管中心位置,又在这无形力量的推动之下开始了迅猛的加速。
仅仅五十米而已,它便从初始速度的零,加速到了此刻的足足15公里每秒!加速度达到了2250公里每平方秒!因为加速度与重力场等价的缘故,在加速过程之中,这颗弹丸受到的重力高达地球重力的大约23万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