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从其余行星那里开采能源和资源,就成为了必然要做的事情。于是,当初那些承载着李青松从洛神星回到内太阳系的空天母舰再度被他拿了出来。
改装了推进系统之后,足足50艘空天母舰各自携带着数百万吨的质量,向着太阳系不同的星球出发。
最先到达的,是距离最近的小行星带。
其中几十颗较大、资源较为丰富的小行星和矮行星成为了李青松开发的重点。
在超算飞船的算力支撑之下,在众多克隆体的决策、维护之下,同样已经极为完善的神工ai承接起了绝大部分建设任务。
在一颗颗或者球形,或者长条形,或者不规则形状的星球之上,众多机械终日轰鸣。
再向内,火星之上也迎来了极为庞大的建设。
火星,是李青松最为看重的一颗星球。
原因很简单,它最适宜展开大规模开发,同时,资源储备量最多。
它不像地球那样,对自己有特殊的意义所以无法大规模工业开发,也不像是金星那样地表环境太过恶劣,就算以自己的技术都难以做到大规模开发,也不像是水星那样太小,距离太阳又太近。
相比起其余几颗气态行星的卫星,火星也足够大,完全承载的起足够规模的工业开发。
为了尽快推进火星大开发的进程,李青松甚至直接将自己的本体意识都传递到了火星这里,在这里亲自指挥着克隆体们完成了前期难度最高、最为复杂,神工ai无法解决的建设难题,在这里呆了足足两年的时间,才返回到木星系统,继续自己规模庞大的生产。
金星、水星也各自迎来了空天母舰的到达。
虽然这两颗星球各有缺点,但也有展开一番开发的必要,只不过规模没有那么大罢了。
木星向外,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这三颗气态巨行星也迎来了空天母舰舰队造访。
同样在神工ai的控制之下,在克隆体们的决策与维护之下,展开了规模庞大的建设。
三十年时间匆匆流逝。
此刻,整个太阳系八颗大行星,除了地球之外,其余几颗俱都变了模样。
原本荒凉死寂的星球被一座又一座厂房所覆盖。
巨大的烟囱,高大的高炉,无数台轰鸣着、咆哮着的机械在星球地表上肆意奔跑。
水星、火星、小行星带之中的几颗矮行星、土星的几颗卫星,天王星的几颗卫星上俱都出现了高度达到数千、数万公里不等的巨型太空电梯。
之前用于往返这些星球的空天母舰也全部退役,变成了更大型、速度更快的大型母舰。
于是,整个太阳系都被李青松连接了起来。
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飞船在太阳系内穿梭,每时每刻都有海量的物资向木星系统汇聚。
此刻,那接连不断的实战演习已经持续了几十年的时间,且仍旧在进行着。唯一不同的是,此刻的参战战舰数量已经高达十万,且演习场地也不再局限于木星系统,而是分散了开来,足迹遍布太阳系每一颗星球。
此刻的太阳系便呈现出了一边是繁忙的货物运输,一边是激烈残酷的太空战斗的局面。
两者同时进行,各不干扰,似乎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