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读学士心道,太子点名要你考试,这大家也没办法。
而且他听说,皇长孙快启蒙了,多半会选庶吉士给皇长孙做伴读。
虽说伴读仅是不入流的八品官,但纪元还是翰林院六品修撰,此伴读的名头更像是镀个金边,平时不用纪元真的过去。
听那意思,太子有意选纪元。
这种好机会,一定要把握住啊!
加油!纪元!
我看好你!
第106章
第106章
翰林院本身, 就是给皇室成员讲经读史的部门。
其中的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以及下面的侍读, 侍讲, 基本是同类, 这是正儿八经讲学的位置。
最下面还有一种为伴读, 倒并非陪着皇子等人读书,也是一种官职,从八品。
品级虽然低,却是亲近皇家的好机会,而且也是兼职。
就像翰林大学士不过四品的官职,但翰林大学士兼任吏部尚书, 以及太子太傅,那就是正二品的官衔了。
身兼数职时,自然是按照高的那个给俸禄。
而且从翰林院选的伴读,多半是为了给李首辅打下手, 只随着首辅讲课而去。
一定要做比的话, 更像是老师的助手。
对被选中的庶吉士来说, 更像是镀了金一般,说出去,那也是陪皇长孙读过书的人了。
至于为什么要选庶吉士,乃至状元?
自然因为,这些人学问够好,可以让皇长孙耳濡目染。
算是彼此成就。
今年的这项算是额外的差事。
毕竟皇长孙再不正式启蒙, 年纪就过大了。
纪元隐隐听说过这件事, 那么多奏章文书可不是白看的。
太子今年二十九,性格温和, 本人也是不同其他人的敦厚沉稳。
这样的人,做太子再好不过。
皇上年轻的时候,还炫耀过自己有个好儿子。
彼时皇上四十多,正是壮年,太子十三四,则还是少年人。
但随着皇上年纪越来越大,真正要到壮年的,变成人人夸赞的太子。
随之而来的,就是对太子的夸赞越来越少。
父子之间也变得奇怪起来。
偏偏太子的长子也很不错,甚至颇有些像当年的皇上,性格也活泼,还喜欢习武练剑。
换作平常人家,肯定要说自己家族有希望了,儿子不错,孙儿也不错。
放在皇家,那就是妥妥的狼子野心。
故而这位皇长孙基本不出来,一直拖到今年十一了,再不正式启蒙,就晚得有些离谱。
这里的启蒙也并非从学字开始教。
这些自然有私下的人教导。
皇室的启蒙,就正式奏请翰林院侍读学士们前去授课,算是学习更高级的课程。
按理说,六七岁就该请求的。
但太子怕皇上以为他借此机会结党,一直拖着。
到了今年,实在不行了。
皇长孙,已经十一了。
纪元一边答题,一边想着朝中的局势。
要说皇上人怎么样?
也还行。
偏偏对儿孙如此苛刻。
倒是也能理解,年纪越大,就越有一种失权的恐慌。
可人不可能永远少年,也不可能永远年轻。
普通人手中权力不多,失去权力的时候也会痛苦,何况坐拥天下的皇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