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元根本不会浪费口舌去谈。
纪元态度之强硬,让镇南关来的人根本无从谈起。
直到镇南城的知州,不知道跟那位将军说了什么,最后的过路费终于定下来了。
按照每辆车收费。
一辆装满货物的车一百文钱。
银钱交给城门的守卫,充当镇南衙门的税款。
六月初八,这份众人期待的契约终于签订。
商贾们简直喜极而泣。
太好了!
他们可以买橡胶了!
可以买染布了!
可以买这里的木头了!
一车多给一百文?
那也行啊!
那也是赚的!
买!
必须买!
说起来宁安州也是为他们争取了这样的价格。
否则他们每车货物,肯定要多给不少钱。
不过马车橡胶垫片的事,已经传到滇州府之外。
每日大量订单等着。
只要把东西运出去,那就是钱。
都是钱!
宁安州的橡胶买卖终于恢复。
这次运出去的,不仅有胶鞋底,还有马车的各种垫片。
本地橡胶产业,再次有了新支线。
镇南关那边,经过多方施压,好像真的老实了。
要说如今一辆车一百文,那镇南将军自然觉得少。
可也没办法啊。
他要是再不同意的话,滇州府各方的压力都能把他生吞了。
更别说,外面的谣言一个比一个离谱。
再扯一会,他好像都要造反了。
这种情况下,他只能松口,按照每辆车来收费。
现在这样也行。
反正那银钱只是过了衙门的口袋,转头就到他手里了。
而且,他跟宁安州纪大人的仇算是结下。
镇南将军从未见过这样油盐不进的人。
不就是收点过路费吗。
至于吗。
等事情风头过了之后,看他怎么整宁安州的人。
这交通要道是在他手里,他还有那么多兵马。
能吃这个亏?
而宁安州的刘大人,心里也有这个担忧。
他们到底是“邻居”,而对方手里有三万兵将。
纪元拍拍他肩膀:“放心吧。”
放心?
怎么放心?
您到是说说啊。
而那个官方的信使,他在经过镇南关的时候,又看到三五成群懒懒散散的兵士们。
纪大人说的话,还在他脑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