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地境上,什么花都好成活,殷绣在竹林前面劈了一块花圃,在其中种了十几株矮种的玉兰。屋后还留了一处空地,去年种下去的荼蘼花,今年刚刚起了花骨朵。殷绣把很多的心思都花在了这些花草上面。她从前并不擅长这些活技,将开始的那会儿,败了好几丛的荼蘼,但她一直执着,无论风雨晴日,没日没夜的守着那些无心草木,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年的春初,荼蘼终于结出了花苞。
刘宪很少去问殷绣为何会执着在花事上,在云南的这段时日,她很少开怀,也从不露悲,有意回避情绪上的波动,活得很生活化,也很平静。
手边只翻汴京偶尔传买过来的诗稿,边境上的人,大多未受教化,识得几个字的人都争先恐后地奔着科举去了。偶尔能有一两册从当地读书人的手中传抄出来,虽然不见广为流传,却总能一册不落的送到刘宪眼前。甚至有些刻意。
在徐牧的风波平定之后,魏钊从新举试,兴旺富庶的大陈朝,一切仅仅有条。君王励精图治,百官信服,百姓安居乐业。从表面上看起来,殷绣远离了魏钊的大陈,除了那些隐晦矜持的诗句还流露着某种不敢言明的欲望之外,殷绣真的已经不再与他的盛世有关了。
刘宪偶尔也会想,她可能真的是认了,才会把心思寄托到花草上。时间或许真的可以把一身宫廷优雅和精致隐痛的女人,变成另外的一个不同的普通人。
当真那样该多好。毕竟徐牧已经完全把殷绣作为插在魏钊心口的一把刀。借由殷绣,他不仅在口诛笔伐之中坐稳了云阳节度使的位置,甚至还联合了大理王庭的军事之力,操练出了一支新军。
起初刘宪也不是没有想过,帮助殷绣离开云南地境,奈何山高路远,就算侥幸出得了云南,但沿途单凭她一个弱女子,也是凶多吉少。如此,到真不如就这样把她留在身边,一年一年的过去,在这个四季如春,花好人美的地方,安生一辈子。
想到这些,他索性把这座小园中的一切尽交给她。
实话来讲,他也很享受身边满是她对生活的用心,对艺术的品味,以及对文化的执着。
哪怕其实刘宪内心也明白,殷绣是刀,刀柄握在徐牧手上,她终有一天,要与魏钊生死相见,连带刘宪自己,也不可能躲过那一日。
所以,如今的岁月变得泥足珍贵。
“你最近爱来这家摊子上吃面了啊。”
四月春尾,天大放晴,刘宪穿了一身素青色的袍子,青带束发,同济昆一道坐在道旁古柳旁的一个老面摊上。煮面的老人是个夷族的女人,年过六十,仍然十分精神干练。面条利落地入沸水,三两下捞起,丢入清亮的汤中,在飘上一把葱花,热腾腾地端上桌来,腾起来的热气一下子就朦胧人的眼睛。
“你不上佛塔寺修行,跟着我做什么。”
济昆将自己的身子摊在大好的日光之下,“修不了行了,我要做这个娑婆世界的畅饮人,酒好喝,肉好吃,通通穿肠过,好不潇洒快活。”
说着,他接过筷子夹了一戳面,滋溜吸了一口,“嗯从前当和尚吃多了阳春面,倒不觉得有这么好吃。难怪你常来。”
那老妇人听他这么说,一面擦手一面过来道“这镇子不大,老妇人我也算是家家户户叫出名的,您别看阳春面简单,其中的门道大着,这不,刘先生家中的那位夫人亲自过来跟老妇人我学呢。”
济昆听过这话,到笑开了,“哟,绣姑娘肯学这些东西,我以为,她那双手,只会点那金贵到一年就出一饼的团茶。”
一面说,一面凑得离刘宪近些,“怎么,她当真不想再回大陈宫了吗”
刘宪取了筷子,低头吃面,并没有回答济昆的话。
济昆有些没意思,仰起脸道“我到是知道,这几日她陪着大理的王后上佛塔寺去了,山上还要凉一些,梅花晚到这时候都没谢呢,你怎么不一道陪着她去看看。”
刘宪仍然没有回答,济昆自顾自地说道“其实,你和她走到这一步,不容易”
他的话好像并没有说完,但说到这个地方,又有一种不知道该如何说下去的感觉,犹豫了一下,还是停了口,低头吃面。
两个人也不着急,各自沉默的吞下最后一口。
道旁古柳上吹下很多柳絮,有些悄悄的落尽碗中的汤水里。刘宪看着飘在汤上如浮雪一般的柳絮。
“你不肯替徐牧做事了吗。”
济昆摇了摇头,“你觉得,踏入那个修罗场之后,还能全身而退吗”
说着,他不由自嘲地笑笑,“不过,我到开始能够理解你的立场了,魏钊吧是个贤明的帝王。哪怕你被他斥为罪人,也不肯反他。除了为了殷绣之外,这也是你的心胸。不过,我也想问你,你不去记杀母之仇了吗”
刘宪的手抚在木桌上因年久而损缺的地方。
“这个世上,本来就是以污秽的诡计和手段,去做光耀的事。在这一点上,他已经算做得不错了。”
说完,他仰头叹了口气“双双活在人世,又是不死不休的关联,总是要再见的,恩仇必然要了结,到时候,再说吧。只不过,到那时候绣儿不会再为难,我到还算安心。”
“什么意思”
刘宪笑了笑,“没什么,毕竟她是要还我,而如今,如魏钊所言,该还的都还了。不亏不欠,我无话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