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里没有诸侯王,但是和皇室关系亲近的近支却不少,尤其是没有封王的刘氏列侯,还有大汉朝剽悍的公主们,即便有先帝们打击过,但问题不大。
不过无论什么阶层,总有遭逢大变,生活困苦的,宗亲也不例外,尤其是大汉朝不养猪。
孝宣皇帝的后裔传到如今,主支尚且还能支撑,但是支脉落魄,家道中落的不知凡几。
虽然名在谱牒之上,说出去有汉室宗亲的名头,但基本上拿不到什么好处。
但是随着刘阳遗诏的公布,最先得到消息的人立刻就转变了目标,那些孝宣皇帝的后裔一下子炙手可热起来。
尤其是那些卓有才名的适龄青年,身边所围绕的人一下子多了起来。
南阳郡宛县。
正是春耕农忙时节,农田之间到处都是农夫耕作的身影,在烈日黄土之中,一个个身影正躬身种地。
刘运在这其中是个异类,他一看就不是经常做农活,因为他手中的老茧在指间,这是经常握笔才会产生的。
日光炎热,他待在大树之下乘凉。时不时会抬头望向远方,那里是宛城,南阳郡的郡治所在,是他最想前往的地方。
幻想了一会儿,他微微叹了口气,然后将随身携带的书取出读起来。
他虽然落魄到了需要为大族耕作的地步,但到底是宗亲,族中对他这样的学子还是颇为照顾的。
至于蒙学等从来没有落下,有了读书的机会,就有了翻身的机会。
刘运经常在梦中梦到自己学有所成,族中推举自己,举孝廉或者举秀才,得到皇帝信重,最后成为子政公那样的宗室丞相。
“踏踏踏!”
突然一阵相当急促杂乱的马蹄声隐隐响起,刘运抬头一看,在他的视线尽头是两三个骑着马的骑士,一看那马就不是乡间常见的驽马。
大汉朝重马政,在河西,河南地,西域,辽东幽燕都有马场,但是在乡间想要见到还是不容易的。
尤其是战马,都是军备物资,这一看起码是从县中而来。
等到几人走近,刘运才见到其中一人竟然是族中的长辈,年龄大概四十许,很壮硕的一个汉子。
几人下马之后,族中长辈左右一望,见到刘运之后,脸上便露出欣喜之色,伸手一指,和另外两人似乎说着什么,然后便向着他走来。
“三郎。”
“七叔。”
长者笑呵呵的走过来,两人互相见礼,然后被叫做七叔的男子对另外两人道:“官使,这就是我们整个支脉之中,最有才华的子孙,那些策论就是他所写。
即便是在郡中,他的才学也足以担任主簿等。
本打算过些年,再成熟稳重一些就为他举秀才的。
现在既然有前往长安的机会,如果错过,那实在是遗憾。”
刘运还有些懵,长者便对他笑道:“三郎啊,你要有大出息了,抓住机会,纵然是你逝去的父母会因为你而感到骄傲。
悼皇帝无嗣,从宗家之中选麟子继位,这二位就是郡中前来询问查看才学的使者上官。
昭公大丞相在长安等着你们,会亲自坐镇考校。”
“挑选麟子?” 见到刘运愣住,汉子笑道:“三郎不用太过在意,不要给自己那么大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