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郎中,你答应借我的书,可否从第一册 开始,先借我几册?我回去抄一下,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嘛。”
林小福等待的时候,便与方长学说起了《仁安医馆诊例》的事。
既然有人买了,她抄写下来肯定比书局卖的要成本低,而且在抄写过程中,确实是个学习的机会。
尤其是,她希望赵子诚来抄写。
赵子诚的记忆力很强,当初给师父的药方,他们没笔没纸的,全凭他强行记忆,去了师父家才抄写下来,而且没有出错。
就像有句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她希望以后赵子诚就算不会看病,也能在脑子里搜索到能对症的病例,这有利他将来能帮自己行医的生意。
“好,我先去拿十册来。”方长学心里欢喜,很爽快地道。
“不、不,给四册就好,我们今天买太多书了,装不下。”林小福连忙说道,“我们明天或许还会来卖槐花。”
到时再腾个空篓来装,但不确定明天是否真的能来,但她也不想和这里的人说打渔的事。
方长学到没所谓,便去拿书。
王老爷想去探望颜郎中,便没有离开,也在等着胡郎中过来。
此时他打量地看着林小福。
“赵二媳妇,你这么本事,何不来仁安医馆坐馆?也省了自己开铺的辛苦。”
“王老爷说的是,不过我医术不精,才刚入门呢,不过是熟背了几个方子罢了。”
林小福却是微微一笑,客气地说道。
第483章 没个千把两我治不下来
“你这几个方子真是巧啊。”王老爷见她虚应,忍不住笑了笑,有些戏谑。
恰好她会的方子,都遇到病人了,可真是赶巧。
被王老爷一语点醒,林小福有些尴尬地笑了笑,没有回应。
赵子诚坐在一旁没有说话,不过眉宇间却多了一缕忧思,微微瞥向自家媳妇。
这时屋外传来车轮滚动声。
林小福抬头朝偏厅外看过去时,就看到一个留着山羊须的五十岁上下年纪的男子坐在木制轮椅上,由林郎中亲自推了进来。
“老颜,怎没听人说起你这病啊。”
王老爷连忙起身走上前几步,关切地看着轮椅上的男子。
“唉,一开始也没在意,以为自己开方总能治好,谁知反反复复,到是越来越严重了,前阵子我还去寻了别的郎中来治,这两天刚回。”
颜郎中叹气解释着,与王老爷寒喧了几句,便看向厅上的小姑娘。
不用问,便知道是谁了,他目光审视地看着林小福,忽然抬起手朝她抱拳一礼。
“赵二媳妇,可以这么称呼你么?”颜郎中客气地问。
林小福点了点头,没有行礼,没有打招呼,而是目光同样在审视地盯着颜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