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忙着,我也不好在河边就给看病,他们答应稍晚会过来。”
方长学解释,便将那两条鱼递过去,“这是他们给你的。”
“原来老不过来,是在河边等鱼呀,这莫不是出诊费?”
一个附近的妇人指着方长学手中的小背篓,突然笑了起来。
言下之意,方长学没看病,却得了人家的便宜。
“这是三文钱一斤买的。”方长学看了那妇人一眼,立刻解释。
那妇人顿时尴尬了。
“我们家许久没买鱼吃了,等下也买一条去。”
另一个妇人适时开口,也缓解了刚才那妇人的尴尬。
“我也去。”那妇人红着脸连忙也说道。
“你们傻啊,杂货铺的鱼可是两文。”一个大娘小声提醒。
方长学看了一眼嘀咕的妇人们们,便将小背篓交给赶车的医馆小厮先拿回马车上,他走进药庐里。
“林郎中,这两种毒是我们医馆最近接连遇上的病例,因都是出自大山里,想着山下的百姓遇见的机会比镇上百姓多,便想给大家都说说,防备着些,别枉送了性命。”
“你是村里郎中,且看看药方和医方有何疑问,我们共同探讨。”
“好。”林郎中刚将鱼交给自家婆娘,连忙请了方长学进药庐喝茶,便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果如林小福如料,林郎中已仔细看过了那两套方子,自然是有疑问的。
而他其实早就听林小福说过了毒火针的事儿,但于寒毒一事,立刻想到的便是赵子诚的情况。
赵子诚和林小福是又过了小半个时辰后才来的,赵子诚还挑着一担空箩筐,显然是送了一担鱼回赵家去,再过来这边。
方长学煞有介事地替赵子诚把了脉,如林小福所愿地确诊是比较严重的寒症。
第516章 吃亏的总是二房
冬天常在山里走攒下的病痛,要养着,若是经常反复发作,这病就不会好。
时间久了,也不亚于寒毒那么可怕。
这是林小福后来教给方长学的话,借以警告赵家人,别当赵子诚是头不用吃、不用休息的驴子。
村里还有不少人在药庐并未离开。
他们听着镇上医馆的郎中亲自诊断,自然比林郎中说出来的话更加让人信服,甚至有权威感。
“赵二,你别去打渔了,这天刚下过雨呢,河边湿气可重了,你家要鱼让你大哥和小弟打去,他们凭啥不干活啊。”
“赵大每天要看茶摊呢,赵三还年轻,要读书,他娘也宝贝着他呢,哪里肯让他干活?”
“唉,果然这不大不小不受疼爱,当年林小华不也是么,吃亏的总是二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