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是他们这一批人?
只因村塾里每年都会有人上科举班,有的读着读着走了、有的读着读着来了,都是跃跃欲试,想下场碰碰运气的。
有钱就接着读,没人就做工去了,或是放弃了这条路,也有的考上了,去了镇上做工,能考上秀才的也有,有的给大户人家当西席,有的在大商铺里做管事、帐房、掌柜什么的,有的甚至去了县城。
他们的夫子就是秀才。
所以,前提是他们得考上秀才,不然想接担子还没资格呢。
毕竟,他们这一批科举班人数是最多的,但不表示以后、甚至过几年没有新的小子加入进来,竞争还是很大的。
一念之间,赵子富已想了很多。
而他能拐过弯儿来,明白机会固然会有,但自己的将来还是要自己去努力,当哥嫂的自然也欣慰。
不久,赵子富一边啃着桃子、一边提了一篮桃子回家去。
送了两篮子,又给杨家也送了一篮子,林小福和赵子诚赶在天黑前把药材送去药庐,于是也给林郎中家也送了一篮子过去。
好在都是小篮子,不然他们背下来的两篓都不够分了。
第1149章 借驴车
当然,这本是探路时顺便摘回来的,也是为维护关系,到也不计较这点得失。
第二天早起,他们又去下了几网攒了些鱼,便在家歇着,因为林余氏在赶针线活儿,林小福便担起做饭的任务。
吃了中饭后,他们没有休息,而是去了赵家。
赵子添赶驴车送饭刚回来,看到他们不由诧异。
林小福立刻说明来意,要借驴车去买些新瓦坛子回来,准备做桃子生意了。
赵子添一听不由眼睛一亮,但也没多问,只是连忙提醒。
“弟妹你是个聪明的,同样的活儿你都能做出不同的花式来,到时若是好卖,可要匀点儿给家里卖,成本我们出,不会让你亏着的。”
“大哥,卖鲜果的旺季,你直接进货去卖不是更快,我也就是怕人手不够,时卖时不卖的,才会想着晒干了卖,也能多放几天罢了。”
林小福却是笑道:“毕竟等师父租好铺子,我们也要去帮着干活的,我们现在也只拿了一部分本钱出来,给迎春添了妆,货还都压着呢。”
一听她提到那些药材,赵子添不知说什么好了,神情有些微的窘迫。
大约也觉得自己刚才的提议,有些寒酸了自己,连忙笑了笑,便道:“也罢,你们只看如何做好,只管做去,不用担心家里,我会盯着的。”
言下之意,不用担心赵家会拖他们后腿,他会盯着爹、约束姨娘,不去找他们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