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自然。”林小福笑道,“先炒人气,以后将每天供应的吃食都贴在铺子外头,让人知道我们的吃食不是一成不变的。”
说话间,他们就到了赵家食府,看到有人又结伴进了铺子,林小福的信心又足了几分。
就算是开张吃新鲜,这些人有心光顾就已是不错,不然,谁真个在意八折?
一百文算是最低消费了,打完折也有八十文,不少了。
他们下了驴车从铺子门口进去,伙计将驴车从侧院赶进去,经过瓜果摊前,林小福和杨正刚说了送货的事。
杨正刚便抓了一大捧蜜桔要给她。
林小福也没客气,毕竟她给人揽了这些生意,消了不少货了。
她拿帕子兜了,给小弟和赵岳一人一个,就把剩下的让小弟拿去后院给娘和小妹吃,其他人也尝尝。
她自己现在可没空吃,还要招待仁安医馆的人。
这么多仁安郎中一路走来,也是一道风景吸引了路人上前打招呼。
第1342章 达不到这个要求
仁安医馆的名头和实力,让他们在当地深受百姓的人缘,路上遇见也会热情招呼,更没有人找郎中麻烦。
如今听说他们是去赵家食府吃饭,惊讶之余也不禁想,看来这赵家食府确实不错。
无形之中,又为赵家食府拉了一波人气。
而林小福和颜郎中先进铺中,见楼下坐了不少人,便请了他们去楼上。
几乎不用点菜,林小福就去后院让把所有品种全部上一遍。
而且划到每人一盘饭团、半个锅煎饼的份量,只有汤,三个品种各上一钵,再配了两盘南瓜酥。
其他人到时,便能直接吃起来了,吃着吃着,就向林小福提意见。
当饭吃确实也能吃饱,这里边也有不少菜,可菜不在盘中,光吃这个,总觉得单调了。
林小福没有解释为何,只是认真记下,说以后会改进。
而吃到药膳汤时,大家老毛病犯了,就开始试这汤里到底加了什么药,成份如何。
因为宣传单上说了适用什么病情,什么样的人吃了最好。
因而,也算是一道有答案却要解过程的题了。
林小福招待他们,见又有客人上楼时,便告辞下楼去了。
楼上有客人时,楼上就一定要有个跑堂才行。
但现在的赵家食府,显然达不到这个要求,只能在迎客人进门安置桌位时,就把餐都点了。
这也是林小福没办法一下安置许多吃食菜肴的原因,方式越多、服务越多、消耗自然也就越多。